您好,欢迎来到家畜交易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人物专题 >> 职工下岗后养殖野猪致富

职工下岗后养殖野猪致富

来源:中国杨凌农交所时间:2015/7/9 11:21:48打印收藏

王珍妮原是余干县粮食部门一名职工,2003年7月因单位改制而下岗,2004年6月开始从事野猪养殖。经过10年的创业发展,如今,已流转山地50多亩,建野猪舍2000多平方米,以及添置配套的供水、加工、消毒、供电、运输车等设施,有大小野猪500多头,年出售1200头野猪,年净收入100多万元。

6月7日,一脸黝黑的野猪场老板王珍妮边喂食,边向记者高兴地说起她的创业史。2004年6月,她带着改制补偿款1万余元,并向亲戚朋友借款10万元,来到三塘乡魏家村渊塘山,建起了野猪猪舍,然后花费2万多元引进18头小野猪,初步创建起野猪养殖场。

两年多的辛苦,终于换来些许回报,2006年初产下窝8头野猪仔,4个月后出售批野猪12头,收回成本18000多元。“开始时蛮顺利的,让我看到了野猪养殖的前景,于是扩大了规模。”王珍妮说,2007年市场供不应求,省内外养殖户、经销商纷纷来电要求订购,当年净挣40多万元。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9年8月一场“兰耳”病,给了王珍妮的野猪场致命打击,损失上百万。时至今日,说起那段破财的往事,王珍妮依然心有余悸。经过深思熟虑,王珍妮鼓起勇气继续干,她精心呵护艰难活下来的10头野猪,并逐渐让这些生命顽的“幸存者”繁殖了后代。

王珍妮说,创业之路遇到的困难远远超出了她的预期,诸如资金问题、冬天野猪青草饲料短缺、小野猪生病等等,天天摆在面前,为节约开销,自己和员工一样干活,一干就是10多年。

失业不失志的王珍妮风雨过后见彩虹。现在,她的养殖场已经集驯化、育种、饲养、销售为一体,在资金上合理利用再就业扶助政策和银行贷款,销售依靠电子商务,已经将野猪和野猪肉销售到省内外。

后,王珍妮向记者说出了她要利用人工杂交野猪,开发野猪市场,创建休闲生态农庄,带动养殖户共同致富的梦想。


相关资讯

    信息正在更新中...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186人参与,点击查看>>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 输入图片中字符,不区分大小写

热点资讯

  1. 潘永福:养牛圆了致富梦
  2. 潘永福:靠“牛”致富成“牛王”
  3. 冯中平:大学生回乡带村民养兔致富
  4. 对常德市生鲜乳工作进行检查
  5. 禽类产品价格上涨
  6. 青海生态畜牧业现场观摩会召开
  7. 杨远澄:放弃5亿产业回村养牛
  8. 王万春:养驴走上致富路
  9. 沈小飞:回乡创业养鸡带村民致富
  10. 引进澳洲种牛助推乡村脱贫攻坚

精彩推荐

CopyRight © 中国杨凌农交所,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