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乳产业。受国际和国内市场的影响,奶价下降,造成农牧民收入普遍降低,部分农牧民纷纷出售奶牛,导致全旗奶牛养殖数量明显减少。为了确保农牧民不减收,全力加大奶业项目争取力度,引导农牧民建设奶牛标准化养殖场,走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由分散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路子,从而提高牛奶的质量和效益;
二是肉产业。针对全旗肉羊数量逐年增加的趋势,引导农牧民走“小畜换大畜、劣畜换优畜”的路子,对小畜实行严格舍饲禁牧,积发展以“西门塔尔牛”为主的肉牛养殖业和以“察哈尔羊和杜泊羊”等为主的肉羊养殖业,不断提高肉业的发展速度;
三是薯产业。抓住国家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机遇,依托马铃薯高产创建等项目支持,大力推广膜下滴灌、地膜覆盖等节水灌溉技术,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统防统治等综合技术措施,加快马铃薯产业发展步伐;
四是菜产业。调整蔬菜内部结构,种植适销对路的西兰花、娃娃菜等新品种,积发展春秋季保护地蔬菜。同时根据市场行情,逐步淘汰易感病的小棵西芹,积引导农牧民发展产量高耐病害耐储藏的大棵西芹;
五是油产业。积利用已形成的油料产业链条,稳定油料种植面积,加大田间管理力度,搞好技术指导服务,不断提高单产水平。
六是草产业。依托后续产业牧草良种补贴项目,积发展粮饲兼用玉米,推广地膜种植,提高产草量。同时做好饲草的青贮,变季节性饲喂为均衡饲喂。
七是特色产业。利用好气候变暖和错季销售,积引导农民利用现有的温室种植短日期和特色菜,不断满足本地超市的需要,同时大力培养占周边地区市场的军人物。目前乡村和休闲旅游成为主流,吃农家饭已成为时尚,利用现有熏兔、笨鸡等得天独厚的特点,引导农牧民发展特色鸡、鸭、兔养殖,不断提高农牧民的养殖效益。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103人参与,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