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家畜交易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人物专题 >> 袁亚泉:生态养殖肉鸽获成功

袁亚泉:生态养殖肉鸽获成功

来源:杨凌农交所时间:2018/7/26 9:21:14打印收藏

民间有“一鸽九鸡”的说法,肉鸽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市场青睐,江苏如东县高新区天星村村民袁亚泉瞅准这一商机,2014年开始规模养殖,如今,他的养殖场已经成为一家集肉鸽育种、养殖、销售于一体的现代特色农业养殖场,存栏种鸽8000对,年提供新鲜鸽蛋近10万枚。
    一大早,袁亚泉就在养殖场里望着眼前的鸽子粪犯愁,愁的不是粪便哪里去,而是已经有四五家预订过的这些“宝贝”,究竟该送给谁?他告诉记者,昨天他接到了四五通电话,都是求鸽子粪的,可是数量有限,这让他十分为难。对于大棚蔬菜来说,鸽子粪就是宝贝,它盐量低,不返碱,这个优势是其它动物粪便不具备的。
    袁亚泉是一名下岗职工,当时,养猪、养鸡他都考虑过,但它们养殖风险大,环保污染问题突出,“不管上什么项目,有污染肯定是不行的”,袁亚泉说,考虑投资肉鸽项目也是想到了环保这方面,因为鸽子的肠道短,粪便排量较小,加上肉鸽简单易养,生长周期短,投资见效快等优点,他终决定养殖肉鸽。可是,肉鸽养殖对于袁亚泉而言,毕竟是陌生域,仅靠从书本上学来的一点知识就仓促上马的他,很快便栽了跟头,年,他的肉鸽的死亡率达到30%。为了尽快掌握养殖技术,袁亚泉外出学习,到盐城、山东、河南等地的规模养殖企业看现场、听讲座,回来之后仔细观察,努力钻研,把学习来的经验用在自己的养殖场里,渐渐地,他成了高新区有名的养鸽能手,肉鸽死亡率几乎为零。去年,袁亚泉的养殖场内,饮水、喂料、灯光等环节全部实现自动化。
    如今,养殖场的8000对肉鸽平均每天产蛋600枚左右,深受上海市场欢迎。对于日益鼓起的钱袋子,袁亚泉自然开心,但他引以为傲的却是,从决定养鸽那天起,形成的一条环保生态链条始终在他的计划之中。如今,养殖场后面的桂花树、西瓜等农作物和水果因为有了鸽子粪便作为肥料长势喜人,此外,8000对鸽子的粪便还承担着30亩水面的螃蟹、1000多株树木的生长任务,立体种养模式已悄然形成。


相关资讯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180人参与,点击查看>>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 输入图片中字符,不区分大小写

热点资讯

  1. 潘永福:养牛圆了致富梦
  2. 潘永福:靠“牛”致富成“牛王”
  3. 冯中平:大学生回乡带村民养兔致富
  4. 对常德市生鲜乳工作进行检查
  5. 禽类产品价格上涨
  6. 青海生态畜牧业现场观摩会召开
  7. 杨远澄:放弃5亿产业回村养牛
  8. 王万春:养驴走上致富路
  9. 沈小飞:回乡创业养鸡带村民致富
  10. 引进澳洲种牛助推乡村脱贫攻坚

精彩推荐

CopyRight © 中国杨凌农交所,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