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家畜交易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人物专题 >> 夫妻养肉鸽年收入达6万元

夫妻养肉鸽年收入达6万元

来源:中国杨凌农交所时间:2016/5/13 13:38:18打印收藏

原标题:四川南充夫妻养肉鸽年收入达6万元

“咕咕咕、咕咕咕……”5月3日,记者来到高坪区石圭镇壁山村一组刘顺艳家的肉鸽养殖场时,未进其门先闻其声。见有陌生人来访,蜗居于各笼舍中的700多对鸽子,或翘以盼,或上下跳跃。刘顺艳和他的妻子粟华珍走进来,鸽子们看到熟人,咕咕地叫得更欢了。刘顺艳告诉记者,养鸽发展前景不错,他还计划扩大养殖规模。

返乡创业养肉鸽

“在外面打工收入不错,但总有漂泊的感觉,想回家干一番事业。”刘顺艳今年41岁,从部队退伍后,和镇里大多数村民一样,他去了广东等地打工。打工期间,刘顺艳当过保安、快递员和工人。2011年初,漂泊多年的刘顺艳夫妇有了回乡创业的想法,于是,他们带着打工挣的全部积蓄回到家乡。

在寻找创业项目时,刘顺艳发现附近几个乡镇很少有人养肉鸽。他到遂宁蓬溪和广安武胜等地考察,学习别人的肉鸽养殖技术,买来相关书籍、在网上查阅肉鸽的养殖、销售等情况。回忆创业前的情景,粟华珍说,那时候丈夫经常进城跑市场,蹲在市场一看就是半天,就为了了解到真实的销售行情。

2011年4月,刘顺艳办起了养鸽场,批购进了100对肉鸽。夫妻俩几乎整天“泡”在鸽棚里,每天早上6时起床,给种鸽加料;8时吃早餐,9时又给种鸽加料,按时对圈舍消毒……一直干到晚上9时才收工。

鸽肉鸽蛋不愁卖

在鸽舍里,一排排整齐的鸽笼映入眼帘,白色、灰色、棕色的鸽子争先恐后地啄着食槽里的鸽粮。每排鸽笼高约2米,分三层,设有食槽、水槽和存蛋的小窝,有的窝里是鸽蛋,有的是刚孵化出来的小鸽子。

“尽量不透支种鸽的身体,让它们多吃,少带‘孩子’。”谈起鸽子,刘顺艳神采奕奕。他告诉记者,种鸽都是先吃饱,再从口中慢慢把食物吐出来,喂给小鸽子,每一只都不会漏掉。通常情况下,鸽子每10天可下两个蛋,孵化的小鸽子长到0.5公斤左右就达到了出栏标准,其价格每只可卖到25元左右。

刘顺艳说,每月是卖肉鸽、鸽蛋还是乳鸽,全部根据市场行情来决定。如今,刘顺艳负责外出采购鸽食和对外销售工作,粟华珍则在家中管理鸽子。由于鸽子吃得好长得快,有的不到半个月就能上市,远近10多公里的村民都到他家购买肉鸽。

“现在规模太小,只能供应本地市场。”刘顺艳称,他想扩大规模,把肉鸽卖到更远的地方。

创业项目要拓展

其实,刘顺艳养殖肉鸽也不是一帆风顺。2012年底,养殖场遭遇了一场鸽瘟,100多只种鸽和200多只乳鸽死亡,受鸽瘟影响,部分种鸽生病不愿意孵化,300多只鸽蛋被“冷死”,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万元。

经历了一场“灾难”,刘顺艳夫妇开始懂得在抗风险中了解市场行情,结合自身实际做好中长期规划的道理。“目前,南充市场的乳鸽大部分是从甘肃等地运来的。”累积了大量养殖、销售经验,刘顺艳认为,肉鸽养殖前景非常好。去年底,刘顺艳夫妻仅养肉鸽,年收入超6万余元。

建挂面加工点,养殖3头母猪和10多头小猪,在山上栽种柑橘等果树近千棵……刘顺艳夫妇越干越起劲,下一步,夫妻俩准备寻找更好的创业项目,带乡亲早日致富。


相关资讯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293人参与,点击查看>>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 输入图片中字符,不区分大小写

热点资讯

  1. 潘永福:养牛圆了致富梦
  2. 潘永福:靠“牛”致富成“牛王”
  3. 冯中平:大学生回乡带村民养兔致富
  4. 对常德市生鲜乳工作进行检查
  5. 禽类产品价格上涨
  6. 青海生态畜牧业现场观摩会召开
  7. 杨远澄:放弃5亿产业回村养牛
  8. 王万春:养驴走上致富路
  9. 沈小飞:回乡创业养鸡带村民致富
  10. 引进澳洲种牛助推乡村脱贫攻坚

精彩推荐

CopyRight © 中国杨凌农交所,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