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家畜交易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人物专题 >> 曹学兰:养猪走上脱贫致富路

曹学兰:养猪走上脱贫致富路

来源:杨凌农交所时间:2018/7/7 10:16:00打印收藏

走进曹学兰的生猪养殖场,有活蹦乱跳的小猪仔,也有膘肥体壮的大肥猪。可谁能想到,2014年9月,曹学兰还是建档立卡批享受精准扶贫政策的帮扶对象。
    曹学兰是熊集镇湾堰村四组的村民,“勤劳”是她脱贫致富的法宝。2014年初,丈夫李兴宝被查出患有肝肿瘤,后又发生破裂,转辗襄阳、武汉等地医院治疗,后因病情严重不治身亡,前后花费医疗等费用近20万元,并因此欠下9万余元的债务。一家人的梁柱倒了,曹学兰没有就此消沉,为了撑起这个家,她不得不比别人更努力。曹学兰白天外出打零工,晚上回家还要打着手电筒种田地。
    经多方调查研究,曹学兰终决定发展短平快的生猪养殖产业。当时家里仅有几千元钱,为了节约成本,她决定自己建猪圈。一砖一瓦,一袋袋砂石料,一包包水泥……历时三个月,140平米的猪舍在她手里建成了。
    建好圈舍,曹学兰又到宜城正大公司学习养猪技术。
    猪舍建好了,技术学会了,资金却成了一大难题。
    熊集镇委、政府和市水产局驻村书记李光杰了解到这些情况后,会同镇扶贫办、镇农商行,积为曹学兰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帮助她申请了金融扶贫小额贷款5万元,购买了30头小猪仔。
    曹学兰边学边干,慢慢摸索生猪的生活习性、生长特点。小猪仔生下来什么时间打什么疫苗,生病用什么药,如何预防,如何配制饲料配方等等,她都虚心向本村黄明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当地老兽医等养猪专业技术人员请教。为使饲养管理精细化,曹学兰严格按照科学配方标准,调配猪的食谱,按猪的月龄大小、体质弱,定食定量给食。每次给食,她都要仔细观察每个猪的吃食情况、精神状态,对精神不的猪,她都要用手触摸猪的耳跟,感知猪的体温,仔细观察猪粪的变化,及早防治猪的疾病。
    起初,生猪市场并不是很景气,辛辛苦苦建起的圈舍,并没能够给她带来效益。曹学兰的生活一度更加拮据。
2015年秋,曹学兰等来了生猪养殖产业的“春天”,她的付出得到了应有的回报,养殖场逐渐走上正轨。2016年生猪市场行情好,曹学兰当年生猪产值达到15万元,纯收入3万多元,加上其他农业收入2万元,曹学兰个人年纯收入达5万元以上,不仅实现了稳定脱贫,还成了当地致富的楷模。
    经过几年的努力,曹学兰摸索出一套绿色、科学养猪的方法和实用技术。由于她对养猪行业的苦心钻研实践,当地人对养猪这一行业的传统观念正在悄然改变。
    走上致富路后,曹学兰没有忘记身边的父老乡亲,周边的农户前来“取经”,她都不吝赐教,并主动帮助他们申请政府贴息贷款,建猪舍,传技术,带动当地养猪业的发展。在曹学兰的带动和帮助下,邻近的村组又建起了5个养殖场,存栏生猪320头。

相关资讯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127人参与,点击查看>>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 输入图片中字符,不区分大小写

热点资讯

  1. 潘永福:养牛圆了致富梦
  2. 潘永福:靠“牛”致富成“牛王”
  3. 冯中平:大学生回乡带村民养兔致富
  4. 对常德市生鲜乳工作进行检查
  5. 禽类产品价格上涨
  6. 青海生态畜牧业现场观摩会召开
  7. 杨远澄:放弃5亿产业回村养牛
  8. 王万春:养驴走上致富路
  9. 沈小飞:回乡创业养鸡带村民致富
  10. 引进澳洲种牛助推乡村脱贫攻坚

精彩推荐

CopyRight © 中国杨凌农交所,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