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家畜交易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人物专题 >> 许加军:回乡创业养鸽 带村民走上致富路

许加军:回乡创业养鸽 带村民走上致富路

来源:杨凌农交所时间:2018/7/6 11:18:31打印收藏

近日,我们一行驱车来到镇远县蕉溪镇猛溪村三门滩自然寨,只见一片盛开的荷花田里坐落着一栋厂棚,不时传来阵阵悦耳的鸽鸣声。
   “这就是我的鸽场了,现在爱人正在里面给鸽子喂食呢。”鸽场的主人许加军热情地介绍说。
    许加军就是三门滩本地人,1997年初中毕业后就外出务工,2008年返回家乡后便没有再外出务工,而是就近在青酒集团找了份工作。后来,因为机缘巧合,与朋友合伙创业,在镇远县青溪镇办起了养鸽厂,从那时开始便与养鸽结下了情缘。
    2013年初,因为地方政府建设开发,养鸽的场地被征用了,其他几个合伙人也放弃养鸽,但在许加军心里一直怀揣着养鸽的想法。2013年8月,他不顾家人的反对,拿着分到的股金和多年的积蓄近30万元,在家乡投资兴办起了养鸽场。
   “当时真的很反对他把所有的钱都投进去养鸽,风险太大了,万一搞不好,两个人辛辛苦苦赚的钱都全打水漂了。”许加军的爱人何兴金回忆起当时的想法还是夹着着些许埋怨。当时,她一心想着两个人一起外出务工,没有任何风险,还有稳定的工资收入。
   “我就是打工打烦了,上班累、不自由,工资又不是很高。”许加军说。前期与朋友合伙创业,再加上自己的不断学习,积累了丰富的养鸽经验和成熟的养殖技术。同时,养鸽的市场前景好、利润高,既自由,又方便照顾家里,比外出务工。
    因为拗不过丈夫对养鸽的执着,何兴金也放弃了外出务工,留在家乡与丈夫共同打拼养鸽事业。
   “刚开始,我是从上一个养鸽场留带回部分种鸽,经过4年的精心培育,2017年鸽场达到了满棚。”许加军介绍说。目前,鸽场存栏4000羽,年出栏7000羽,年均可实现毛收入17万余元。
   “因为我们都是坚持用玉米喂养,鸽子的肉质很好,所以基本上都是老客户直接订购。”许加军介绍说。三门滩自然环境好,养出来的鸽子成活率高,而鸽子粪便又可以作为荷花的肥料,实现了一举多得的农业循环经济。
    如今,鸽场经营已经步入正轨,平时都是爱人在鸽场照料,自己则又在周边做起了水电安装,还与贵阳银行合作办起了农村金融服务站,一家人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我还准备扩大养殖规模,再建一个1500对的鸽棚,同时带动周边父老乡亲的就业创业。”许加军信心满满地说。养鸽成本低,周期短,见效快,很适合在农村发展庭院养殖。下一步,他将为周边有养鸽意愿的村民费传授鸽子养殖技术,带大家共同走上致富路。


相关资讯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142人参与,点击查看>>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 输入图片中字符,不区分大小写

热点资讯

  1. 潘永福:养牛圆了致富梦
  2. 潘永福:靠“牛”致富成“牛王”
  3. 冯中平:大学生回乡带村民养兔致富
  4. 对常德市生鲜乳工作进行检查
  5. 禽类产品价格上涨
  6. 青海生态畜牧业现场观摩会召开
  7. 杨远澄:放弃5亿产业回村养牛
  8. 王万春:养驴走上致富路
  9. 沈小飞:回乡创业养鸡带村民致富
  10. 引进澳洲种牛助推乡村脱贫攻坚

精彩推荐

CopyRight © 中国杨凌农交所,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