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增防范意识。一是要积召开村组干会议,通过张贴通知、发放明白纸等多种宣传形式,将人畜共患病(布鲁氏杆菌病)的防治知识宣传做到家喻户晓,增广大群众对人畜共患病的防范意识。二是要切实加人畜共患病防控技术培训,在防护知识等方面进行指导培训,提高畜牧兽医工作人员、养殖户的防控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二、加监督监管。一是加养殖环节监督监管。要对辖区内羊饲养场(户)进行监督监管,严格落实防控责任制度,明确监管责任人,督促养殖场(户)依法履行调运、隔离观察、检测、耳标佩戴、消毒、疫情报告、无害化处理、检疫申报、档案建立等义务。二是化调运监管,严格执行畜禽跨省调运有关制度。在山羊养殖项目实施采购调运过程中(包括非项目山羊养殖户),除严格执行畜禽跨省、区县调运有关规定外,购进的每一只羊必须有布病(病原学)实验室检测合格报告,方可引进。到县内养殖场、交易市场购买山羊饲养,必须隔离观察并及时报告,经县农业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抽血进行布病(病原学)实验室检测合格才能混群饲养,以防交叉感染。
三、化监测工作。要按照布病诊断技术、监测技术要求,组织开展布病的集中监测和常规监测采血抽样送检工作。对检测出的阳性病例,立即采取控制措施,及时组织人员按规定进行扑杀和无害化处理。同时,按规定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追根查源,消灭疫源,并做好详实的记录档案,保存图片资料,以便及时上报。
四、加消毒灭源工作。督促养殖场(户)对养殖场及周边环境进行定期消毒,圈舍内7天一次,舍外15天一次。养殖场及畜舍出入口应设置消毒池,内置有效消毒剂。消毒剂要定期更换以保证一定的药效。舍内的一切用具应定期消毒,羊分娩接产人员要带口罩、手套等防护装备,做好清洗消毒工作。养殖场应多备几种品种的消毒剂,定期交替使用,以产生耐药性。
五、扎实抓好羊布病疫情排查工作。为及早发现染疫羊只,及时净化羊布病疫情。要建立定期排查制度,组织人员开展羊布病疫情排查工作,对所有养羊场(户)进行逐一排查,了解引种调入、隔离检测、羊只健康等情况,确保村不漏场(户)、场(户)不漏羊。发现母羊有流产、死胎情况的,应立即向农业部门报告,以便及时组织采集血样进行实验室检测诊断。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253人参与,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