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家畜交易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快报 >> 通江县生态养殖黑猪,让老味道回归

通江县生态养殖黑猪,让老味道回归

来源:中国杨凌农交所时间:2018/1/11 10:56:05打印收藏

近日,记者在通江县云昙乡穿石梁村1社见到张和平时,他正在给猪喂食。“我这个场里的猪,都是吃青草和自家种植的青菜、萝卜等。”张和平说,这样养出来的猪,肉质口感好,深受消费者喜爱。

养猪并不是40多岁的张和平次创业。“初中毕业后,我一直在外地务工,从事室内外装修方面的工作。2008年回来看到家乡山场宽广,就投入8万多元,养起了南江黄羊。”张和平说,由于缺乏技术指导和资金,一年下来全部亏损。此后,他就在附近打零工。

2016年的一天,正在超市购物的张和平,无意中听到几个买肉的市民谈到现在市场上的猪肉都吃不出记忆中的老味道了。他突然有了个想法:何不试试生态养殖黑猪呢?

说干就干,作市场调查、跑资金,为解决前期投入大的问题,他向政府申请了小额贷款,并找亲戚朋友凑了一些。资金一到手,生态养殖场就开始筹建,2017年3月,200多平方米的生态养殖场建成投用。

到底采用什么模式搞养殖营销,张和平的心里还在打鼓。“一次和朋友聚会闲聊时,一个朋友说,为了找到记忆中的味道,他每年买年猪都是在农村老家托人购买。”张和平灵机一动,对,就采用向城里人推荐生态年猪的方式,实行“订单养殖”。

“生态养殖的黑猪,周期长,肉质细腻且营养价值丰富,很受城里人的喜爱。”张和平说,2017年共养猪60余头,目前已销售了大半。就在记者与张和平谈话间,他接到一个电话,家住通江县城的一个市民订购一头黑猪。“年关将至,销量更好了。大家都说我这里养的猪,让他们找到了记忆中年猪的味道。”张和平介绍,目前养猪场喂养的22头母猪也陆续生产了,初步估计到春节前夕,可产仔100多头,“小猪留一些养,其他的卖掉,又是一笔收入。”

下一步,张和平打算依托市场继续采用“订单养殖”的方式扩大规模,并动员周边村民也加入生态养殖的行列。他还计划着探索线上销售,将生态养殖的品打出去,让更多的人吃到记忆中猪肉的“老味道”。


相关资讯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365人参与,点击查看>>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 输入图片中字符,不区分大小写

热点资讯

  1. 潘永福:养牛圆了致富梦
  2. 潘永福:靠“牛”致富成“牛王”
  3. 冯中平:大学生回乡带村民养兔致富
  4. 对常德市生鲜乳工作进行检查
  5. 禽类产品价格上涨
  6. 青海生态畜牧业现场观摩会召开
  7. 杨远澄:放弃5亿产业回村养牛
  8. 王万春:养驴走上致富路
  9. 沈小飞:回乡创业养鸡带村民致富
  10. 引进澳洲种牛助推乡村脱贫攻坚

精彩推荐

CopyRight © 中国杨凌农交所,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