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家畜交易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快报 >> 潘在发:勤劳的猪倌

潘在发:勤劳的猪倌

来源:中国杨凌农交所时间:2017/12/8 15:43:17打印收藏

  12月5日上午,天有些凉,潘在发早早起床,吃过饭,件事就是赶到猪舍里喂养自己的60余头猪,忙得不亦乐乎。

  潘在发是海口美兰区三江镇江源村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家中共有7口人,大哥因眼疾丧失劳动能力,母亲常年疾病在身,他与妻子还抚养着3个正在读书的女儿。“以前就靠种地养家糊口,‘威马逊’时10多亩橡胶和瓜菜都被打倒,没有收成了,小孩上学都要到处借钱。”

  精准扶贫点燃生活希望

  由于缺乏资金、技术,贫困的帽子一度将这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压得喘不过气来,“感觉这辈子都看不到希望。”回忆起过往的艰辛,潘在发一度哽咽。

  2016年年初,当政府扶贫工作人员上门了解潘家的情况时,发现一家人的生活比想象的还要艰难。“一家人住在只有10多平方米昏暗潮湿的破旧瓦房里,孩子们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三江镇驻江源村扶贫挂点干部郑声裕告诉记者,镇里决定将其列入精准扶贫户。“由于有过养猪经历,2016年6月,镇里决定扶持他3头母猪,没几个月就生下了十多只小猪仔,看到了成功的希望。”郑声裕说。

  去年9月、11月,镇里又分阶段扶持了潘在发共22头猪,还陆续出资为他修筑了猪舍、沼气池,购置了发电机并补贴了部分饲料费用。有了政府的政策支持,潘在发心中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

  勤劳“猪倌”拔掉“穷根”

  潘在发还主动联系畜牧专家上门到猪舍为他答疑解惑,并在专家的帮助下学习如何为猪“看病”“治病”。镇里组织的农技培训班和电视夜校他一场都没落下。 在潘在发的悉心照料下,猪的数量从十几只壮大到五六十只,第二间猪舍也盖了起来。潘在发成了村里有名的“养猪能手”之一。今年4月,他与妻子将其中18头猪卖掉,进账26700多元。“就在前几天还卖了8头猪,赚了1万多元。”潘在发开心地说。

  利用养猪挣来的钱,潘在发不仅还掉了债,还在政府的帮助下盖起了一层楼房。潘在发一家将于年内彻底摘掉“贫困帽”,搬进新家的一家人再也不用“蜗居”在昏暗狭小的瓦房里。 “做梦都想不到能住进楼房!”潘在发82岁的老母亲符爱英激动地拉起镇政府扶贫工作人员的手,邀请大家走进新家参观。“感谢党和政府帮助!”老人的眼里泛起了激动的泪光。

  谈及来年的计划,潘在发希望能够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今年到现在靠卖猪挣了6万多元,争取明年挣10万,再盖一层楼!”潘在发笑着说。

相关资讯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189人参与,点击查看>>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 输入图片中字符,不区分大小写

热点资讯

  1. 潘永福:养牛圆了致富梦
  2. 潘永福:靠“牛”致富成“牛王”
  3. 冯中平:大学生回乡带村民养兔致富
  4. 对常德市生鲜乳工作进行检查
  5. 禽类产品价格上涨
  6. 青海生态畜牧业现场观摩会召开
  7. 杨远澄:放弃5亿产业回村养牛
  8. 王万春:养驴走上致富路
  9. 沈小飞:回乡创业养鸡带村民致富
  10. 引进澳洲种牛助推乡村脱贫攻坚

精彩推荐

CopyRight © 中国杨凌农交所,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