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家畜交易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快报 >> 干堰村产业扶贫唤醒深山“摇钱树”

干堰村产业扶贫唤醒深山“摇钱树”

来源:时间:2017/11/29 15:32:18打印收藏

  近年来,汇川区松林镇干堰村在脱贫攻坚中,走产业扶贫之路,通过连片发展种植、养殖业,让村民在“产村一体”化中实现脱贫致富。

  两年前,陈大双一家还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以农耕为生计,每年的收入还不足4000元。去年年初,在村委会的帮助下,陈大双获得了3万元的贴息贷款,便购买了25头幼猪、50只幼鸡。去年年底,陈大双饲养的商品猪陆续出栏,收入5万多元。今年,他又新买了一辆摩托车,闲暇时当起了摩的司机,搞营运一年也能找两三万块钱,这样一年收入能有七八万,现在日子过得挺不错的。

  为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该村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大力发展富民特色农业、精品农业、高效农业。

  2015年,干堰村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投资1500万元在村内流转土地2300亩,先后建起了绞股兰基地、猕猴桃基地、千亩经果林基地和稻香米基地。基地通过流转农民土地,聘用农民在基地务工,每年可带动当地农民人均增收16000元。通过大力发展产业,2016年干堰村村集体经济积累达到12万以上,同时该村老百姓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8700元。2017年该村继续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将产业发展好以后,力争村集体经济(收入)积累突破15万,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500元以上。

  产业扶贫唤醒了深山的摇钱树,如今,干堰村形成了以种养产业为主导的产业扶贫格局。从2014年306户贫困户的省级一类贫困村,经过两年时间努力,全村已实现231户贫困户摘帽,846个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剩余的75户贫困户,将在今年全部脱贫。

  松林镇干堰村充分发挥农业产业资源优势,鼓励农民发展种植、养殖业,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形成产业项目支撑,为全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下一步,干堰村将全力推进新农村打造和基础设施建设,力争美丽乡村与农村经济发展双促进,让老百姓早日步入小康之路。

相关资讯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222人参与,点击查看>>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 输入图片中字符,不区分大小写

热点资讯

  1. 潘永福:养牛圆了致富梦
  2. 潘永福:靠“牛”致富成“牛王”
  3. 冯中平:大学生回乡带村民养兔致富
  4. 对常德市生鲜乳工作进行检查
  5. 禽类产品价格上涨
  6. 青海生态畜牧业现场观摩会召开
  7. 杨远澄:放弃5亿产业回村养牛
  8. 王万春:养驴走上致富路
  9. 沈小飞:回乡创业养鸡带村民致富
  10. 引进澳洲种牛助推乡村脱贫攻坚

精彩推荐

CopyRight © 中国杨凌农交所,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