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家畜交易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快报 >> 宁乡县20万平方米养殖场退出禁养区,发展生态养殖

宁乡县20万平方米养殖场退出禁养区,发展生态养殖

来源:中国杨凌农交所时间:2017/11/22 14:09:36打印收藏

“只要用心经营,肯定比养猪。这样做,对自己、对别人、对子孙后代都大有好处。”宁乡县巷子口镇莲花村18组村民卢放明告诉记者,他的农家乐将在春节前开门迎客。退出从事多年的规模养殖,在南轩文化园旁新建一个农家乐,他和家人都认为,这个选择十分正确,很快就会获得不错的效益。

卢放明家的产业发展,是宁乡县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攻坚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宁乡以的决心与力度推进这项重点工作,全县近20万平方米养殖场退出禁养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攻坚在生态建设、产业转型等方面的多重效益已在楚沩大地彰显。

398个规模畜禽养殖场退出

在全县范围内科学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禁养区规模养殖全部退出,其他区域全面发展生态养殖,是宁乡县破解畜禽养殖污染难题的根本举措。

去年上半年,“一江一线”(沩江、宁灰线)194个规模养殖场全部退出,退养面积达10多万平方米;今年上半年,“三江两线一园”(乌江、楚江、靳江、宁横线、宁韶线及香山公园)114个规模养殖场全部退出,退养面积达6万多平方米;今年下半年,启动“四江”(沩江、乌江、楚江、靳江)两岸1000米范围内受灾规模养殖场的退出,涉及90个规模养殖场、总面积3万多平方米,整个工作将在年底前全部完成。

两年时间,宁乡县禁养区内,共有398个规模畜禽养殖场退出养殖,退养面积近20万平方米。沩、乌、楚、靳四江两岸,宁横线、宁韶线、宁灰线两旁,香山公园等重点区域,年减排粪污26万吨,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

关掉养猪场做生意前景好

退出规模养殖后,众多从业人员迅速转入其他行业,相关产业经营得红红火火。

在黄材集镇南坪桥头,有一个家和超市,营业面积300多平方米,经营数千种商品。这个超市的老板为兄弟三人,小的叫郑霞明,曾是当地有名的生猪养殖户。

郑霞明从事规模养猪近20年,曾在沩江边建了一个面积300多平方米的养猪场,年出栏肉猪800多头。“原先猪粪臭得好远。”退养政策出台后,他积响应,卖掉栏中的猪,迅速将养猪场关掉。今年4月,他与两个哥哥合伙投资100多万元的家和超市正式开业。半年多来,超市业务相当不错,顾客需求量大时还开展送货上门服务。

更多的畜禽规模养殖者瞄准了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之路。“猪要养好,就要没污染。”喻家坳乡泉龙村村民张胜军告诉记者,他养猪10多年,原来年出栏肉猪虽然只有100多头,但污染重,邻居意见大。去年上半年,他关掉原来的猪场,与另外两人合伙,在适养区内建了一个存栏上千头的新猪场,粪污处理到位,能够放心养猪。


相关资讯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184人参与,点击查看>>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 输入图片中字符,不区分大小写

热点资讯

  1. 潘永福:养牛圆了致富梦
  2. 潘永福:靠“牛”致富成“牛王”
  3. 冯中平:大学生回乡带村民养兔致富
  4. 对常德市生鲜乳工作进行检查
  5. 禽类产品价格上涨
  6. 青海生态畜牧业现场观摩会召开
  7. 杨远澄:放弃5亿产业回村养牛
  8. 王万春:养驴走上致富路
  9. 沈小飞:回乡创业养鸡带村民致富
  10. 引进澳洲种牛助推乡村脱贫攻坚

精彩推荐

CopyRight © 中国杨凌农交所,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