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家畜交易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快报 >> 养殖种植符合1+1>2效应是在什么情况下是成立的

养殖种植符合1+1>2效应是在什么情况下是成立的

来源:中国杨凌农交所时间:2017/10/11 9:06:01打印收藏

近一年,随着我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优化的不断深入,由于种植玉米的效益已经大不如前。除了转型种植其他作物,在种植玉米的同时发展养殖业也能够增加农民的收入。在内蒙古等玉米产区,不少地方就着手发展牛羊养殖了。

养猪和玉米种植也可以进行很好的结合。在美国,玉米种植带几乎与养猪带重叠。他们经验能给我国农民朋友带来哪些启示呢?乡村之声特约评论员孙立武分析:

孙立武:近年来,作为农业域中两大行业的粮食和畜牧行业,可谓是饱受诸如政策调整、天气异常、环保压力、需求不给力的多重影响,并且由于国内农业布局的限制,相互之间的联动作用并不烈,对农业形成的助推作用依然处于“现实很骨感”的境地。

在很多发达国家中,农业方面的发展模式确实值得借鉴。说起农业各域之间的联动,你一定会想到畜牧养殖和饲料的关系,美国是仅次于我国的生猪养殖大国,规模化、专业化和集约化水平较高,尤其是玉米种植带和生猪养殖带几乎重叠,种养结合特点突出,并且在粪污治理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美国农业非常好的诠释了1+1>2的效果。比如生猪养殖带与玉米种植带高度重叠。2016年美国近90%的玉米的地区,生猪存栏量也占到的70%以上。二是生猪养殖规模化水平很高。三是订单生产比较成熟等。

既然是良方,必然会受到追捧,我们如何去有效借鉴这些经验呢?

先,可以发挥玉米主产区饲料原料丰富的先天优势,引导生猪产能从南方水网地区向北方玉米主产区有序转移,优化生猪养殖的区域布局,实现玉米种植和生猪养殖的有效融合。

第二,鼓励种养结合和粪污处理同步,实现生猪产能转移的绿色着陆,结合各地实际,推进生态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三,实现生猪养殖的适度规模化发展。规模化、标准化是今后生猪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现阶段国内更需要因地制宜,遵循适度规模,大力发展中小规模养殖,适度发展大规模养殖,构建合理的标准化的生猪养殖规模和养殖场,放大规模效应,降低养殖风险。

当生猪养殖碰上了玉米种植,两者的有机联动,一定会带来势效应,配合着国内玉米种植结构调整和养殖规模水平的优化的步伐加快,1+1>2,还会有异议吗?

相关资讯

    信息正在更新中...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186人参与,点击查看>>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 输入图片中字符,不区分大小写

热点资讯

  1. 潘永福:养牛圆了致富梦
  2. 潘永福:靠“牛”致富成“牛王”
  3. 冯中平:大学生回乡带村民养兔致富
  4. 对常德市生鲜乳工作进行检查
  5. 禽类产品价格上涨
  6. 青海生态畜牧业现场观摩会召开
  7. 杨远澄:放弃5亿产业回村养牛
  8. 王万春:养驴走上致富路
  9. 沈小飞:回乡创业养鸡带村民致富
  10. 引进澳洲种牛助推乡村脱贫攻坚

精彩推荐

CopyRight © 中国杨凌农交所,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