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家畜交易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人物专题 >> 放下大学教鞭回乡执起牛鞭 带村民共同致富

放下大学教鞭回乡执起牛鞭 带村民共同致富

来源:中国杨凌农交所时间:2015/11/26 14:20:19打印收藏

原标题:农村创业脱贫需要年轻人

牵着3头小黄牛走在海拔600米的山路上,虽然天气有些阴冷,但张光明心里热乎乎的,“没花一分钱,就能借几头牛回家养,明年再把牛还给这个伢,一年挣几千元,这样的好事哪里找?”

52岁的张光明家住大别山深处的湖北罗田张家山村,没有子女,一辈子也没有走出过大山,和老伴及80多岁的老母亲相依为命。前不久村里核实贫困人口,村民一致认为他家穷。

张光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借三头年龄一年左右的小黄牛,不用花一分钱,牵回家自己放养,一年后,小黄牛便可以出栏,再把黄牛还回去,一年里黄牛长了多少肉,自己就能挣多少钱。

“这个伢”是谁?他是贺根,人称“90后大学生牛倌”。

2011年6月,在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破格留校任教的贺根作出一个惊人的决定:回到家乡湖北罗田县白莲河乡覆钟地村养牛。

这年他21岁。

从小就在山上放牛,上完大学后又回来放牛,父亲为此一度跟贺根翻了脸,而他没有因此改变决定。贺根说:“农村创业大的困难不是资金、不是项目、不是政府的政策资助,而是农村没有年轻人!”

当年11月,贺根试着养了14头黄牛。为了保证牛肉的质量,贺根坚持不用添加剂喂牛,而是让牛吃大别山的天然草料。创业之初,每天天不亮,贺根就起床一个人跑到河边割牛草,他双手磨出了血泡、长满了老茧,双臂、双腿满是被草割伤的血印。

不管创业多么艰辛,贺根坚持做“大别山黄牛”的决心一直没有变。短短一年多,他的事业就有了很大发展。在贺根带动下,村里一些在外务工的村民也回乡养牛。2012年4月,贺根成立了“民生养牛专业合作社”,到2015年,他的合作社成员达到117户,一年出栏黄牛2700多头。贺根还开门店销售自己的牛肉,他的牛肉品取名“贺根”。目前,他在附近的黄冈市区开了5家门店。

贺根说自己命里注定就是属于农村的,在他眼里,除了有绿水青山,农村更有一片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贺根已流转了2200多亩山林,打造天然牧场。他的梦想是建立“大别山黄牛”养殖基地,做与牛相关的系列深加工产品。

11月21日,和张光明一起“借牛”的有30多位村民,他们都是张家山村的贫困户。“听说可以借牛回家自己养,村里的贫困户都愿意参加,我认为像贺根这样的能人带着贫困户脱贫,扶贫工作可以走得长远。”张家山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杨洪说,“全村400户,125户是贫困户,相信在贺根的带下,三年脱贫有希望。”

放下大学教鞭,回乡执起牛鞭,带村民共同致富。年近7旬的道德模范吴天祥先后8次到大别山看望贺根。

“吴老总是勉励我,农村大有作为,但不能靠爹爹婆婆,而是需要更多的年轻人。今天看到老乡们牵牛时高兴的样子,更加坚定了我信心,农村创业需要年轻人,农村脱贫更需要年轻人!”


相关资讯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236人参与,点击查看>>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 输入图片中字符,不区分大小写

热点资讯

  1. 潘永福:养牛圆了致富梦
  2. 潘永福:靠“牛”致富成“牛王”
  3. 冯中平:大学生回乡带村民养兔致富
  4. 对常德市生鲜乳工作进行检查
  5. 禽类产品价格上涨
  6. 青海生态畜牧业现场观摩会召开
  7. 杨远澄:放弃5亿产业回村养牛
  8. 王万春:养驴走上致富路
  9. 沈小飞:回乡创业养鸡带村民致富
  10. 引进澳洲种牛助推乡村脱贫攻坚

精彩推荐

CopyRight © 中国杨凌农交所,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