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家畜交易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快报 >> 2022年猪肉消费需求将达6078万吨 我国散养户养猪呈现加速退出

2022年猪肉消费需求将达6078万吨 我国散养户养猪呈现加速退出

来源:中国杨凌农交所时间:2015/11/20 13:54:00打印收藏

原标题:预计我国2022年猪肉消费将达6078万吨

联合国粮农组织日前预测,按我国人均猪肉年消费增长1.6%计算,到2022年猪肉消费需求将达6078万吨,以当前的生产效率测算,届时年出栏量约增加1亿头才能满足需求。而在我国养猪大省,乡村散养户养猪的数量越来越少,呈现加速退出之势。

散养户面临价格波动频繁、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以及疫病统一防治较难等困扰,一些大型养殖场则面临贷款难、选址难、治理污染难等挑战。面对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未来面临“谁来养猪”、“如何养猪”的问题。笔者以为,我们可以从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持续改良品种和不断提高屠宰加工水平这3个方面做文章,以保障猪肉市场供应充足。

先,要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规模养殖是生猪产业稳定发展的基础。在我国,其定义为年出栏500头以上的养殖场户。在此规模下,不仅生产水平高、抗风险能力,而且生猪价格也往往高于散养户。但事实是,年出栏不足500头的小猪场和散养户仍占据生产主体的多数。我国有5600万养猪场户,户均出栏不到13头,每户多养或少养一头猪,猪肉产量就会增加或减少约8%。而产量增减1%,价格波动幅度就会达到6%至7%。

今后推进规模养殖一方面要靠发展大中型养殖场,另一方面也可以建设高标准养殖小区,采取“大园区+小业主”合作养猪的模式推进。标准化养殖则意味着不仅要在硬件上实现养殖设施不断改善,更要在软件上追求饲养管理精细化。当前规模养殖比重已达38.4%,比2007年提高16.6个百分点。预计随着标准化和规模化程度持续提高,猪肉整体供应平稳性将增。

其次,要加快生猪品种改良,提高生产性能。我国商品猪主流品种为杜洛克、大约克和长白即俗称的三元猪,这也是当今世界普遍使用的猪种。各国根据需要引进并开展选育,根据本国自然条件和消费习惯进行本土化,使其具有不同的商品性。近年来,我国生猪生产水平不断提高,除了饲料营养提高和养殖设施改善之外,主要得益于品种改良。据测算,与10年前相比,现在生猪主流品种生产周期缩短了7天左右。

今后尤其要在饲料转化率、仔猪成活率方面下功夫。同样是三元猪,美国育肥猪饲料转化率早在2004年已经达到1.91:1,而我国生猪饲料转化率目前仍高达3:1。通过提高饲料转化率可以缩短出栏天数,还能有效减少饲料粮需求。同时,我国每头能繁母猪提供的有效仔猪数约为13.7头,远低于欧盟发达国家约20头至25头的水平,通过提高仔猪成活率,可以在不显着提高生猪存栏量的前提下满足猪肉供应。

再次,发展全产业链,提高深加工率。目前我国猪肉以冷鲜肉为主,肉类深加工率约15%,而美国2009年猪肉深加工率已经在70%以上。通过提高猪肉深加工不仅能提高产品附加值、有利于调节猪肉供给,还可以促进整个产业抵御上下游价格波动。


相关资讯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321人参与,点击查看>>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 输入图片中字符,不区分大小写

热点资讯

  1. 潘永福:养牛圆了致富梦
  2. 潘永福:靠“牛”致富成“牛王”
  3. 冯中平:大学生回乡带村民养兔致富
  4. 对常德市生鲜乳工作进行检查
  5. 禽类产品价格上涨
  6. 青海生态畜牧业现场观摩会召开
  7. 杨远澄:放弃5亿产业回村养牛
  8. 王万春:养驴走上致富路
  9. 沈小飞:回乡创业养鸡带村民致富
  10. 引进澳洲种牛助推乡村脱贫攻坚

精彩推荐

CopyRight © 中国杨凌农交所,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