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家畜交易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人物专题 >> 四川两河镇肉牛养殖场发了秸秆财

四川两河镇肉牛养殖场发了秸秆财

来源:中国杨凌农交所时间:2015/11/6 11:05:42打印收藏

原标题:四川盐亭秸秆养肉牛一举两得

听说盐亭县两河镇杨飞的肉牛养殖场发了秸秆财,日前,笔者慕名采访。

远远望去,四周绿树拥抱,走近一看,牛舍整齐划一,一头头肉牛油光水滑。饲料加工车间机声隆隆,4名工人正忙碌着,有的在抱玉米秸秆,有的正将玉米秸秆送进饲料机内,另一侧被粉碎的玉米秸秆渣正飞向青储池。饲养员推着一车秸秆渣来到牛舍,一兜兜倒下去,牛儿争相抢食。主妇刘召群一脸欢笑地说:“玉米秸秆加工的青储饲料,不须添加其它饲料成分,就能满足肉牛的营养需要。”

杨飞和刘召群夫妇原在外务工,2012年响应政府的号召回乡创业。他见农民的秸秆有的焚烧,有的撂在田地边,既影响了环境卫生,又浪费了资源,他想,如果变废为宝,这是一件多么好的事啊!他把自己的积蓄全部拿出来,并向亲朋好友筹措资金,投资275万元,租地30余亩,办成了五一肉牛养殖场。

为了解决饲料不足,他购置饲料加工机2台,建成300吨的饲料青储池。又在当地租地70亩,夏种玉米,冬种小麦和黑麦草,种粮草用牛粪作底肥,沼液浇灌,种出的粮草作饲料,走出一条畜—沼—粮(草)生态循环的种养业发展之路。他还敞开收购农民的秸秆。

新民村许大爷乐呵呵地说:“我们宗昌坝的玉米秸秆打捆装车运来,一亩要卖几百块钱。”秸秆养牛既降低了肉牛养殖成本,又解决了秸秆处理难题。

目前,该场存栏肉牛120余头,其中母牛40余头。“年出栏肉牛150余头,实现产值180余万元。”杨飞喜形于色地告诉笔者:“玉米秆、稻草、花生藤、红苕藤都是肉牛的好饲料,农民把秸秆变成了钱,我们又拿秸秆养牛发了家,真是一举两得啊!”



相关资讯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150人参与,点击查看>>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 输入图片中字符,不区分大小写

热点资讯

  1. 潘永福:养牛圆了致富梦
  2. 潘永福:靠“牛”致富成“牛王”
  3. 冯中平:大学生回乡带村民养兔致富
  4. 对常德市生鲜乳工作进行检查
  5. 禽类产品价格上涨
  6. 青海生态畜牧业现场观摩会召开
  7. 杨远澄:放弃5亿产业回村养牛
  8. 王万春:养驴走上致富路
  9. 沈小飞:回乡创业养鸡带村民致富
  10. 引进澳洲种牛助推乡村脱贫攻坚

精彩推荐

CopyRight © 中国杨凌农交所,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