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家畜交易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人物专题 >> 返乡“创客”成就“鹅王”梦

返乡“创客”成就“鹅王”梦

来源:中国杨凌农交所时间:2015/7/22 10:57:46打印收藏

17年前,鱼台县谷亭街道王子亮村村民董再文像许多年轻人一样,选择留在了济宁。换了很多岗位后,后还是回到老家干起了养殖,如今成了闻名的养鹅大户。目前拥有在栏种鹅1.2万余只,年产鹅苗50万只,成为了一位名副其实的“鹅王”。“我以前干的其他行业超过1年的很少,唯独养鹅,我坚持了9年。”董再文说。1998年底,董再文技校毕业分配到济宁板纸厂工作,想不到才工作了1年,工厂就因效益不停产了,每月只到一点生活费的他想到了留在济宁打工。夜市上摆地摊、建筑工地干钢筋工,开运输车……换了七八种工作后,2000年,董再文又从事了快餐行业,那时候盒饭在当时还属新兴事物,董再文赚了些钱。“那时候,赚了点钱就有点浮躁,打麻将把钱都输了。迫于无奈,我又开了家饭馆,谁也想不到半年又赔了3万多元。”董再文回忆说。“在外面摸爬滚打这么多年,失败后还是家乡收留了我。”董再文说。无奈之下,董再文回到老家创业,那时候通过养殖发家的村民很多,董再文也投资养鸡,谁知天不遂人愿,赶上了2005年席卷的禽流感,那一年董再文赔了10万元。

正当董再文致富无门时,2007年,在一次出差途中,董再文听朋友说鹅肝在南方市场能买到几百元。、法国朗德鹅,是做鹅肥肝的特定品种。几经周转,董再文以每只300元的价格购买了300只种鹅。“由于当时买的鹅苗价格偏高,又不熟悉饲养技术,再加上市场供大于求,鹅产品价格波动较大。当年不仅没能挣到钱,还赔了4万多元。”董再文说。

一年后,董再文的300只种鹅折损后还剩下270只。为了找销路,董再文坐上长途汽车,去了潍坊卖鹅蛋,董再文说,“我找到家养殖户,人家就要高价收购,其他养殖户也闻讯赶来,鹅蛋从此不愁销路。”

王子亮村东临微山湖,南靠东鱼河,拥有饲料、草地、水资源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非常适合养殖法国朗德鹅。“一只母鹅产蛋量达70枚以上,受精率在90%以上,这在行业内是比较高的。”董再文说,他养的种鹅每年每只平均产蛋70余只,孵化率高达92%。在2006年那年,董再文靠卖鹅蛋就赚了整整10万元。赚到桶金的董再文尝到了甜头,他随即开始自己上了孵蛋机,开始出售鹅苗。随后,他又开了分割工厂,自己出售鹅肝。为了防止种鹅近亲繁殖产生产蛋退化,他先后来到云南、浙江、长治、盘锦等地,选育种鹅进行“杂交”,大大稳定了种鹅基因。

董再文掰着手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今年一枚鹅蛋(孵化用)在本地收购需要15元,每枚赚10元。现如今,无论是养殖规模,还是养殖技术,董再文在都小有名气。目前,董再文成立了鱼台有斌养鹅专业合作社,拥有种鹅场16处,专业孵化场一处,注册的商标“向天歌”系列鹅产品,还出口到越南、缅甸、柬埔寨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下一条:书生养鸡路

相关资讯

    信息正在更新中...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125人参与,点击查看>>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 输入图片中字符,不区分大小写

热点资讯

  1. 潘永福:养牛圆了致富梦
  2. 潘永福:靠“牛”致富成“牛王”
  3. 冯中平:大学生回乡带村民养兔致富
  4. 对常德市生鲜乳工作进行检查
  5. 禽类产品价格上涨
  6. 青海生态畜牧业现场观摩会召开
  7. 杨远澄:放弃5亿产业回村养牛
  8. 王万春:养驴走上致富路
  9. 沈小飞:回乡创业养鸡带村民致富
  10. 引进澳洲种牛助推乡村脱贫攻坚

精彩推荐

CopyRight © 中国杨凌农交所,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