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家畜交易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人物专题 >> “鸭司令”养鸭有一套

“鸭司令”养鸭有一套

来源:中国杨凌农交所时间:2015/7/16 11:20:06打印收藏

在宁乡县灰汤镇,成群结队的灰汤鸭正穿梭其间,扇起阵阵稻香。此时,养殖大户罗玉林正安排人将皮蛋、盐蛋装箱,向长沙发货。近几年,在该县畜牧兽医水产局等部门单位的帮助下,这位汉子力促灰汤鸭这一久负盛名的传统产业转型发展,他的养殖孵化基地已经达到了每年10万羽的规模。眼下,他正准备建设灰汤鸭文化园和灰汤鸭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

“鸭司令”栽过不少“跟头”

灰汤鸭又名灰汤贡鸭,因在清代康熙年间被定为贡品而得名。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灰汤鸭在市场上一度几近迹,这一特色产业的发展跌入前所未有的低谷。将近1.8米个头的罗玉林,学校毕业后,从事过安装、建筑、销售等工作。2009年,罗玉林抱着挽救濒临灭的灰汤鸭种的决心,当起了“鸭司令”。

初,由于缺乏经验,“鸭司令”栽过不少“跟头”。2011年,他投资60万元,圈养了5000羽灰汤鸭。由于养殖密度大,未注重防疫,他的鸭子染上了疾病,开始大量死亡。幸亏,此时宁乡县畜牧兽医水产局及时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在养殖技术、疫病防治、资金等方面给予扶持。特别是疫病防治,该局技术人员更是一次次进行现场指导。

引进“稻鸭共生”养殖模式

情况稳定之后,罗玉林决定创新灰汤鸭的养殖模式,引进了“稻鸭共生”的养殖模式:鸭吃害虫和杂草,禾苗“吃”鸭肥。鸭子在禾间穿行,通风松泥,便于水稻吸收养分;稻田既不打农药,也不施化肥,生产纯生态稻米。同时,当地独特的地热资源提供了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鸭子通过食物链吸收微量元素,深受消费者喜爱。

正是这一成功创新,使灰汤鸭产业成功走上重生之路:2014年,罗玉林的养殖场销售灰汤鸭10万羽,产值过1000万元;生产稻米120吨,产值达到了200万元。

凭借高品质的特色产品和越来越多人夸赞的良好口,罗玉林养殖的灰汤鸭占到了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为进一步将这个特色产业做大做,他牵头成立了宁乡县龙湖养鸭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标准化养殖基地+农户”的模式,从事灰汤鸭品种提纯及优化、养殖、销售,带动当地农户致富。


相关资讯

    信息正在更新中...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176人参与,点击查看>>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 输入图片中字符,不区分大小写

热点资讯

  1. 潘永福:养牛圆了致富梦
  2. 潘永福:靠“牛”致富成“牛王”
  3. 冯中平:大学生回乡带村民养兔致富
  4. 对常德市生鲜乳工作进行检查
  5. 禽类产品价格上涨
  6. 青海生态畜牧业现场观摩会召开
  7. 杨远澄:放弃5亿产业回村养牛
  8. 王万春:养驴走上致富路
  9. 沈小飞:回乡创业养鸡带村民致富
  10. 引进澳洲种牛助推乡村脱贫攻坚

精彩推荐

CopyRight © 中国杨凌农交所,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