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兽医公共卫生安全与管理团队参与研制的牛结核病IFN-γ夹心ELI检测试剂盒获得二类新兽药证书。
牛结核病IFN-γ夹心ELI检测试剂盒的原理是基于细胞疫建立的牛结核病检测方法。结核病阴性牛淋巴细胞经牛型提纯结核菌素(PPDB)刺激后不产生IFN-γ,结核病阳性牛淋巴细胞经PPDB刺激后,产生大量IFN-γ。通过建立经PPDB刺激后的待检牛全血中IFN-γ的ELI方法,从而实现对牛结核病的准确、快速和高通量检测。该方法具有敏感性好、特异性高、结果客观、可批量检测、省事、省力,且可以在短期内进行重复检测等优势。目前,该方法已被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和西班牙等国家批准用于牛结核病检测,并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推荐作为牛结核病的诊断方法。而我国尚未有自主研制的产品,主要依赖进口的牛结核病IFN-γ检测试剂盒,但其价格昂贵,使得该技术很难在我国进行推广使用。
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兽医公共卫生安全与管理团队及其他相关单位成功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快速、高通量的优质牛结核病IFN-γ夹心ELI检测试剂盒,填补了我国相关技术的空白,打破了我国长期依赖国外进口牛结核病IFN-γ检测试剂盒的垄断局面,有利于促进该技术在我国进行大范围的推广与使用,为我国牛结核病的检疫与净化提供了技术支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1091人参与,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