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家畜交易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统计分析 >> 为啥养殖户却不爱养牛?

为啥养殖户却不爱养牛?

来源:时间:2019/3/15 11:44:16打印收藏

  根据农业农村部对500个集贸市场的监测,去年冬天到今年春节期间,牛肉价格高位运行,批发均价始终保持在每公斤66元以上,同比涨幅5%以上。

  如今已是开春,牛肉价格是否有所回落呢?

  牛肉消费需求旺盛,价格高位运行。

  在重庆市的一家大型超市,笔者看到,这里的牛肉既有进口的冷冻品,也有国产的冷鲜肉,超市负责人介绍说,从去年入冬以来,牛肉价格上涨有点快,涨幅也比较大,近一周虽然略有回调,但是也在高位运行,像牛里脊、牛前腿肉每公斤都在100元以上,其他部位打折后每公斤也都要60多元。

  超市负责人介绍说,牛肉价格上涨一方面是受季节因素影响,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肉类消费结构发生变化,牛肉消费量显著增加,牛肉在红肉消费中的占比从此前的4%左右上升到2018年的11%。

  笔者了解到,牛肉价格之所以出现上涨,除了需求增长和季节性因素叠加以外,供应端也出现了偏紧的状况,一些肉牛养殖区更是出现了架子牛,也就是6到18个月育成牛短缺的情况。

  目前市场架子牛的价格是每公斤44元左右,比往年上涨了30%,即使架子牛价格逐年上涨,但市场上也不好购买,每次上多少就能销售多少。有一些养殖户告诉笔者,即使肉牛价格上涨,他们也没有扩栏的打算,主要是养牛成本提高得快,尤其是人工、基建、防疫、水电的费用。

  散户加快退出,规模化养殖提升。

  国内牛肉供应偏紧,主要受困于肉牛产业发展小而散的格局,该如何改变这样的局面?影响未来牛肉供需变化的因素又有哪些?

  笔者在采访时了解到,由于禁养、环保等因素影响,一些肉牛养殖的散户加快退出的同时,规模化养殖企业通过提升效率生产能力显著增。

  重庆恒都农业公司负责人郭朝舟表示,他们牛场一年出栏是在两万头,饲料配方、饲料投料更加精准一些,养殖的牛日增重会更高,出栏周期会缩短,比如一头牛需要12个月才能出栏,他们10个月就可以出栏,这样就提高了养殖效率。

  同样是在肉牛养殖大县,山东省阳信县的这家规模化肉牛养殖企业,通过建设标准化的养牛场,吸纳周边小养殖户进场养殖,进行统一管理、统一技术、统一销售,人工成本大幅降低、规模效益得以体现。

  阳信亿利源清真肉类公司董事长杨振刚介绍,原来他们是户繁户养,那种小农经济时代的肉牛产业模式不适合于现在作为商用牛的模式。由他们这种龙头企业给他解决市场销售,帮助他解决牛头数多了以后的资金问题。

  专家表示,通过规模化的养殖解决国内牛肉的供给问题,改变肉牛产业发展小而散的格局,已在业内形成共识。随着散户加快退出,规模化养殖比重提升,产能会得到提升,不过现阶段肉牛产能仍处于振荡恢复期,产量增长相对缓慢,未来牛肉价格会逐渐趋于平稳。

相关资讯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726人参与,点击查看>>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 输入图片中字符,不区分大小写

热点资讯

  1. 潘永福:养牛圆了致富梦
  2. 潘永福:靠“牛”致富成“牛王”
  3. 冯中平:大学生回乡带村民养兔致富
  4. 对常德市生鲜乳工作进行检查
  5. 禽类产品价格上涨
  6. 青海生态畜牧业现场观摩会召开
  7. 杨远澄:放弃5亿产业回村养牛
  8. 王万春:养驴走上致富路
  9. 沈小飞:回乡创业养鸡带村民致富
  10. 引进澳洲种牛助推乡村脱贫攻坚

精彩推荐

CopyRight © 中国杨凌农交所,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