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家畜交易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快报 >> 刘永好提出奶牛规模化养殖基地建设的构想

刘永好提出奶牛规模化养殖基地建设的构想

来源:时间:2019/3/7 10:22:10打印收藏

  “目前在我们国家,养奶牛不太容易赚钱,因为我们的土地不够、草不够,养一些奶牛还需要进口牧草。”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在近日的媒体见面会上,对某记者的提问,如是回答。

  新希望集团始创于1982年,由民营企业家刘永好发起创立,横跨饲料生产,跨入农业科技、食品加工、渠道终端、设施建设、金融服务等多个域。新希望集团在“2016企业500”中排名第197位,同年,刘永好家族以425亿财富位列胡润百富榜第30位。目前刘永好为四川富,现任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政协委员及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今年,刘永好就乡村振兴、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等提出了八项提案。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次明确提出实施“奶业振兴计划”,刘永好在其中一份提案中建议,应当扶持奶牛规模化养殖基地建设。

  刘永好表示,当前国内乳品的人均年消费量仅有36公斤,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随着居民收入不断提高,未来人们对乳制品和牛肉的消费会越来越高,然而奶牛实际存栏量低于1000万头,建设优质奶源基地的牧场用地供给严重不足。

  在这样的背景下,刘永好认为,奶业的格局正朝着集约化饲养演进,规模养牛数量增长迅速,这一趋势有助于提升养殖效率、解决粪污集中处理、疫病防治、防范食品安全风险等方面。

  刘永好在其《关于支持奶业振兴,扶持奶牛规模化养殖基地建设的提案》中建议,应当增对种养结合与规模化饲养奶牛的土地资源支持和资金支持。这其中包括应鼓励利用非基本农田、一般经济林地等建设规模化、种草养牛循环的生态牧场;在牧场周边配套适当面积的土地;对于环保达标的养殖公司、家庭牧场推行排污费减政策等等。

  刘永好告诉记者,前几年受进口洋奶粉的冲击,国内的养牛户亏损不赚钱。在国内当前的供需新格局下,国内养奶牛的量总体上是不够的,必须配套一定奶牛养殖量。

  “养殖规模太小,农民的效益就不会高,我们的质量控制也会相对比较难。”刘永好向记者表示。

  有研究显示,20头以上的规模饲养比例仅为28.9%,小养殖户仍占奶牛养殖的主体。针对记者提出规模化养殖的推进难点,刘永好表示,主要是小养殖户扩大养殖规模的资金问题。以养一头奶牛平均需要一两万元的成本计算,10头左右每年的成本就是一二十万,要是扩大到100头,初始增加的成本很高,但这是一个逐步做做大的过程。

  在刘永好看来,推进规模化是有难度的,需要成立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也需要工商业者和投资机构的参与,促进行业的发展。对此,希望国家对奶牛养殖户,尤其是集中规模的养殖户给予包括土地和资金方面的支持。

  此外,对于奶牛养殖上游的饲料产业,作为国内的养殖大户及饲料生产商,刘永好表示,“种养结合”一体化的体系能够更保证质量、控制来源、让产品可追溯,因此产业链的延伸是有利的。

  刘永好的其他七项提案则分别从产业及金融财政等方面,为落实乡村振兴、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打好三大攻坚战等提供了建议。

  在产业上扶持农业方面,刘永好建议,支持奶业振兴,扶持奶牛规模化养殖基地建设;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放开原材料进口资质;“绿”培养和“绿品”培育相结合,进一步提升新农民培训实效;以及引畜禽养殖业绿色发展。

  在金融及财政支持方面,刘永好建议,加数据监管立法,促进现代金融科技发展;优化增值税、释放税制红利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

相关资讯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790人参与,点击查看>>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 输入图片中字符,不区分大小写

热点资讯

  1. 潘永福:养牛圆了致富梦
  2. 潘永福:靠“牛”致富成“牛王”
  3. 冯中平:大学生回乡带村民养兔致富
  4. 对常德市生鲜乳工作进行检查
  5. 禽类产品价格上涨
  6. 青海生态畜牧业现场观摩会召开
  7. 杨远澄:放弃5亿产业回村养牛
  8. 王万春:养驴走上致富路
  9. 沈小飞:回乡创业养鸡带村民致富
  10. 引进澳洲种牛助推乡村脱贫攻坚

精彩推荐

CopyRight © 中国杨凌农交所,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