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面,绿草掩映,几场春雨过后,泥土开始散发出迷人的清香。走进织金县三塘镇干河村,一幅黄绿相间的画卷映入眼帘,令人痴迷,令人陶醉。
据悉,干河村由于地形特殊,海拔较低,每到雨季都会遭受自然洪灾,河水沿岸的土地多数会被淹没,传统农作物收益较低,有些年份甚至收。在当地农业服务中心指导下,该村村民抱团发展,自发栽种牧草、油菜等经济作物,不仅解决了灾后土地撂荒的问题,呵护了绿水青山,又增加了村民致富的门路,土地效益大大提升,成为干河村村民茶余饭后的美谈。
“这片牧草要留到冬春季节才收割,那时青贮饲料比较缺乏,可以卖个好价钱。”三塘镇干河村村民何正勇指着他家的牧草地说。何正勇是当地的贫困户,在大家的鼓励和带动下,种植了12亩牧草,除了供自己饲养的5头肉牛之外,还可以往外销售,每年按一亩地每年收割牧草8吨,牧草低收购价300元/吨计算,加上一年的劳务费,何正勇全年收入约4.5万元。
为了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发展致富,解决农户的后顾之忧,干河村以党支部牵头,成立“干河村经济合作社”,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公司”的模式种植牧草,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共种植牧草1500余亩,涉及全村124户农户,其中贫困户21户,实现增产增收360万元以上。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318人参与,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