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家畜交易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人物专题 >> 程付龙:引来“脱贫牛” 唱响“致富歌”

程付龙:引来“脱贫牛” 唱响“致富歌”

来源:时间:2018/3/24 15:34:27打印收藏

  一年之计在于春。

  惊蛰过后,习水县永安镇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农民忙碌的身影,到处呈现一派春耕备播的繁忙景象。

  但在团结村花秋塘,却是另番景象:七、八个工人手挥锄头却不为备耕,而是为郁郁葱葱的一大片黄竹草除草、施肥。

  “这些都是养殖大户程付龙家的‘宝贝’,专门种来养牛的。”

  左全英一家五口住在团结村泡桐坪组,是建档立卡的精准扶贫户,一直以来,家庭开支全靠丈夫打零工维持,日子过得很紧张。

  拮据的日子,随着一个人的返乡创业,开始发生变化。

  2016年,在外务工多年的程付龙,在“雁归兴贵”计划的刺激下,返乡流转土地,建起了3000多平方米的养殖场,引进利木赞杂交牛40多头。

  牛养起来了,饲料怎么办?流转土地种牧草。

  程付龙一下在临近的楠木村、团结村流转了近60亩土地种黄竹草,左全英也把自己的近2亩地流转了出来。

  “土地年租金600元,加上我在养殖场打零工的工钱,一年下来纯收入有一万五六千元,日子越过越幸福咯!”左全英乐呵呵地细算“增收账”。

  和左全英一样,既流转了土地“拿租金”,又在养殖场打零工“工资”的季节工人有近20名,月工资2700元左右。而长期在养殖场工作的工人,工资已达3000元。

  “要想富,肉牛养殖是条路!”看到程付龙养牛致了富,周边的村民也纷纷效仿发展肉牛养殖,目前牛存栏量突破10头的养殖户有5户。

  “党的政策对错不了!”程付龙坦言,养殖场能有今天,离不开党的好政策,离不开政府和村里的支持,他计划以“能繁母牛农户代养+小牛保底回收”的模式,带动更多贫困户一起富裕起来。

相关资讯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235人参与,点击查看>>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 输入图片中字符,不区分大小写

热点资讯

  1. 潘永福:养牛圆了致富梦
  2. 潘永福:靠“牛”致富成“牛王”
  3. 冯中平:大学生回乡带村民养兔致富
  4. 对常德市生鲜乳工作进行检查
  5. 禽类产品价格上涨
  6. 青海生态畜牧业现场观摩会召开
  7. 杨远澄:放弃5亿产业回村养牛
  8. 王万春:养驴走上致富路
  9. 沈小飞:回乡创业养鸡带村民致富
  10. 引进澳洲种牛助推乡村脱贫攻坚

精彩推荐

CopyRight © 中国杨凌农交所,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