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夯实国家绒毛用羊产业技术体系毕节半细毛羊综合试验站七星关区野角乡茅坪村、天星村养殖示范基地工作基础,助推贫困户养羊脱贫致富。2018年3月16日,贵州省省管专家、毕节半细毛羊综合试验站站长宋德荣、团队成员刘其昌、郭振刚、吴瑛一行来到七星关区野角乡,跟着乡兽医站站长周恒先后走进了茅坪、西桥、大水开展了贫困户养羊走访调研。

茅坪村贫困户李启兵信心满满地说:“我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全家8口人,有劳动力3人,土地十二三亩,儿子外出打工,现养殖绵羊12只、山羊66只,就靠着养羊脱贫。但去年山羊羔羊死亡率高,今年无山羊出售,对养殖山羊有点失去信心。但绵羊产羔损失小,产6只成活5只,有的还产双羔,且绵羊长得快,一年可长到80斤,每斤12元可卖900多元。山羊一年只长到40斤,每斤15元才卖600元,养绵羊比养山羊效益高,今年准备卖掉一部分山羊换养绵羊。”
接着来到西桥村,走到坡上周训文的放牧地,他说:“我也是贫困户,但对发展养羊脱贫很有信心,正在把羊圈建在山洞里方便放牧,现养了120多只绵羊和山羊。毛羊好养,生长快,每年可长到80来斤,山羊长得慢,每年只长到40来斤,而且山羊爱爬山逛树林,不好管理,山羊羔羊死亡率高。”还到大水村调研了毕节市努比亚东林牧业有限公司努比亚山羊繁育场,管理人员说:“2015年建场以来总投资300余万元,引进努比亚山羊种羊200余只,还没出栏过,羔羊死亡率高,发展不起来,但每年人工工资及草料费要花掉30多万元,亏损大了”。同时,对其他养殖户做了一些调查。
调研组每到一处,就现场发现的技术问题进行指导,对平时碰到的技术难题希望他们随时来电话咨询,并借助毕节半细毛羊综合试验站基地建设平台为他们提供技术支撑,增了他们养羊增收的信心和脱贫致富的决心。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461人参与,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