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家畜交易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农科经济 >> 鸭子饲养的育肥期管理

鸭子饲养的育肥期管理

来源:中国杨凌农交所时间:2018/1/15 17:23:40打印收藏

  育肥期是鸭子生长发育迅速的阶段,对营养需求高,这阶段特点是食欲旺盛,采食量大,对外界环境适应性。

  1、过渡期饲养管理:

  (1)、饲料:从雏鸭舍转入中雏舍的前3一5天,将雏鸭料逐渐调换成中雏料,使鸭子慢慢适应新的饲料。

  (2)、温度:从保温的育雏舍到不供热的中雏舍,由小群体的封闭饲养到大群体的开放饲养,温度及环境均有所改变,为防止

  雏鸭感冒,应在育雏的后5一7天,逐渐打开门、窗。

  (3)、转舍:空腹转群,以减少雏鸭死亡,并做好雏鸭的清点,核对工作。

  (4)、逐步扩大饲养面积:雏鸭一下地,活动量增大,一时不适应,会造成喘气、拐脚,造成瘫痪,因此刚下地时,地面面积不宜过大,适当圈小些,待2-3天后再逐步扩大。若是饲养在水面上的要间隔一段时间就把鸭子赶上岸休息,防止鸭子不适应,造成疲劳脚软;而且要经常检查水面围网,防止雏鸭扎水挂在围网上。

  (5)、分群饲养:转舍时,按大小弱分群,尤其对体重较小,生长缓慢的弱中雏应集中饲养,加管理,以减少死亡率,不至于延长饲养日龄,影响出售日期。

  2、育肥期饲养管理:

  (1)、营养:中雏比雏鸭消化能力,增长加快,采食量随之增加,要相对降低饲料日粮营养水平尤其是蛋白质含量。

  (2)、饲料:好采用颗粒料,因鸭子吃食时有饮水洗嘴习惯,若采用粉料易造成饲料浪费。

  (3)、砂砾:为满足其生理机能的需要,应在中雏鸭的运动场上,专放几个砂砾小盘,能提高饲料消化率,增消化机能,有助于提高鸭的体质和抗逆能力。

  (4)、舍内卫生:育肥鸭管理,要求圈舍条件简易,只要有防风、防雨设备即可,但舍内一定要保持清洁干燥,坚持每天带鸭喷雾消毒一次。

  (5)、洗浴:为促进新陈代谢与鸭体肌肉和羽毛的生长,中雏鸭需有洗浴条件,若有水供鸭游泳或以湿润一些身体部位,可使其在天冷时防止热损失,天热时帮助散热。

  (6)、疾病:注意鸭里默氏杆菌,大肠杆菌,鸭瘟,禽流感等防治(详见第八章疾病防治)。

  3、夏季饲养管理技术

  夏季高温环境对肉鸭的生长为不利,主要由于鸭无汗腺,通过表皮的蒸发只能散发有限的水分,随着温度的升高,虽通过呼气蒸发水分散发的潜热逐渐增多,但通过辐射、对流与传导散发的热量却逐渐减少,致使总的散热逐渐减少,致使鸭易发生急性热应激、热昏厥。高温、高湿,会造成鸭呼气蒸发散热困难,将加重热应激的发生,而且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孳生繁殖,因此夏季饲养管理技术重点是防止鸭舍温度过高,尤其防止高温、高湿带来的严重后果。

  (1)、抓好饲料营养供应,保证鸭吸收到正常生长所需的营养。

  (2)、对饲料配方做必要的调整:鸭采食量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用其他季节的饲料配方就难以满足鸭的营养摄入。在修改时可考虑用脂肪代替部分碳水化合物,在满足所有必须氨基酸的前提下,使蛋白质水平尽可能处于低限。并采用一些抗热应激的添加剂。

  (3)、供给新鲜饲料:在高温、高湿期间,饲料易霉变,在饲喂时应少量多次,保证每次均要吃完,而且这样也可刺激鸭子多采食。

  (4)、调整供料时间:避开高温对采食的影响,延长早晚饲喂时间,让鸭子白天多休息。

  (5)、做好环境控制,防止热应激。

  Ÿ 减少太阳辐射对鸭的影响:建造高而宽阔的鸭舍,在开放鸭舍的水、陆运动场上应架设遮阴的凉棚。

  Ÿ 加快鸭体热的散发:保证鸭舍四周多敞开,使鸭舍具有“亭子效应”,不要让鸭饮河、池中水,给鸭饮清洁自来水或冷水(井水或加冰块的水)。

  Ÿ 降低饲养密度,减少舍内鸭的生物热:减少鸭数、增加鸭舍中水槽、料槽数量,可避争食、争饮而造成的个体产热量的上升。

  Ÿ 保持鸭舍内干燥,防止高温、高湿带来的恶果。

  (6)、加日常管理,保证鸭健康

  Ÿ 加鸭病的预防和及时治疗。

  Ÿ 变地面厚垫料饲养为网上饲养。

  Ÿ 减少对鸭群的干扰。

  Ÿ 保持水上运动场水质清洁干净,水面应较深,水上应搭凉棚。

  Ÿ 做好日常消毒工作,减少苍蝇、蚊虫、有害微生物孳生对鸭的侵袭,造成抵抗力下降。

  Ÿ 加对鸭群的观察,发现异常及时采取对策。

相关资讯

    信息正在更新中...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322人参与,点击查看>>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 输入图片中字符,不区分大小写

热点资讯

  1. 潘永福:养牛圆了致富梦
  2. 潘永福:靠“牛”致富成“牛王”
  3. 冯中平:大学生回乡带村民养兔致富
  4. 对常德市生鲜乳工作进行检查
  5. 禽类产品价格上涨
  6. 青海生态畜牧业现场观摩会召开
  7. 杨远澄:放弃5亿产业回村养牛
  8. 王万春:养驴走上致富路
  9. 沈小飞:回乡创业养鸡带村民致富
  10. 引进澳洲种牛助推乡村脱贫攻坚

精彩推荐

CopyRight © 中国杨凌农交所,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