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家畜交易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快报 >> 余庆县产业建 农民致富

余庆县产业建 农民致富

来源:时间:2018/1/11 15:59:42打印收藏

  伴随着一阵阵挖掘机、汽车的轰鸣声,建筑工人、搬运工人你来我往,走进松烟镇松烟村三字坝组的温氏养殖基地,呈现一派热闹忙碌的景象。

  据村党支部书记池福浪介绍,该基地总占地面积457.1亩,投资1.74亿元,建成后可存栏种猪12500头,每年可提供商品猪苗25万头,并采取边建边投入养殖的方式,保证养殖场有效利用率。

  精准脱贫,产业扶贫是关键。近年来,余庆县按照“党建促脱贫”思路,立足“全省畜牧重点县”优势,秉承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引进500企业温氏集团,采用“支部+公司+农户(家庭农场)”模式,探索“411”合作模式和“452”经营模式,着力培大育产业发展龙头,加快生态养殖绿色产业步伐,带更多农民步入致富的“快车道”。

  “411”模式,即:“四提供、两确保”模式,由公司提供猪苗、饲料、药物保健和技术服务,一定确保回收,由公司承担市场风险,一定确保农户合理的利润回报。“452”模式,即一次性投资40万元,每批投猪苗500头年收入20万元。

  关兴镇狮山村大兴朝养殖场是余庆县家温氏合作养殖场。去年11月底,党员致富带头人徐平年与余庆温氏畜牧有限公司签约,成为全县家合作养殖户,批投放仔猪1100头。在县农牧局和温氏畜牧有限公司统一技术指导和配套服务下,经过5个多月的饲养,投放仔猪成活率达98.09%,高出公司控制标准3.09个百分点,出栏生猪1079头。

  “我能靠养殖致富,全靠支部的大力支持;搞养殖还是要走标准化生产、组织化运作、产业化带动之路。”徐平一边给仔猪添饲料,一边深有感触地说,按公司的收购价结算,每头生猪出栏获毛利340元,批猪获毛利36.68万元。

  产业建了,农民的致富目标也越来越近。截止目前,该县采取“村集体+贫困户”租赁、“支部+公司+村集体+贫困户”、集体自营等模式,已建成关兴镇沙堆、松烟镇新台等高标准养殖小区50余个,在合作养殖场投苗1.6万头,开工建设166个标准化养殖场,到年底将建成200个标准合作养殖场,投产后将新增出栏生猪20万头。

  2017年11月底,全县已发展10万头单批饲养规模的家庭农场,存栏生猪4.6万头,上市肉猪5000余头,净利润达150余万元,带动140余户农户就业,实现全县生猪产业“井喷式”“裂变式”发展。

  基层组织引,龙头企业带动。县农牧局局长郭宗喜说,下一步全县将持续发挥温氏龙头企业的作用,加快年出栏60万头生猪目标的产业进程,加速养殖小区建设,带动群众养殖致富,打造贵州产业化养猪“余庆样板”。

相关资讯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297人参与,点击查看>>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 输入图片中字符,不区分大小写

热点资讯

  1. 潘永福:养牛圆了致富梦
  2. 潘永福:靠“牛”致富成“牛王”
  3. 冯中平:大学生回乡带村民养兔致富
  4. 对常德市生鲜乳工作进行检查
  5. 禽类产品价格上涨
  6. 青海生态畜牧业现场观摩会召开
  7. 杨远澄:放弃5亿产业回村养牛
  8. 王万春:养驴走上致富路
  9. 沈小飞:回乡创业养鸡带村民致富
  10. 引进澳洲种牛助推乡村脱贫攻坚

精彩推荐

CopyRight © 中国杨凌农交所,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