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家畜交易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农科经济 >> 原安乡民寨村“红牛”助脱贫

原安乡民寨村“红牛”助脱贫

来源:时间:2018/1/9 14:17:42打印收藏

  在甘肃平凉市静宁县原安乡民寨村,王丑子饶有兴致地带记者来到他家的牛棚,看着即将出栏的肥牛和几只出生没多久的牛犊,他心里乐开了花,“今年我家有13头牛了,基本算是村里规模大的养牛户了”。

  王丑子本是村里的贫困户,过去,家中种的几亩土豆、玉米勉够自家吃,除此之外也难再有其他收入,家里4个正在上学的孩子给他带来不小的压力。2015年甘肃省的驻村帮扶工作队来到了村里,给他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变化。

  “这两年,村里改造了房屋,修了路,帮扶队的队长雷磊还跟我说,像我家的情况,只有发展产业才是脱贫的出路。”王丑子说。

  有了队长的鼓励,也了解到平凉正在快速发展的红牛产业,王丑子也下定决心。“我想要做出一些规模,让牛繁衍开了才是长久之计。”王丑子说。2015年,他用5万元的息扶贫贷款买了几头小牛,此后又在培育的过程中陆续买入。“明年就有4头出栏可以卖了,现在又新下了4头牛犊,以后我家每年都有几万元收入,也就不用太发愁了。”

  去年省里进行养殖技术培训,全县去了8个养殖大户,王丑子也是其中之一,回来后将学到的技术和知识讲给了村里的其他人。

  “过去村里大多数人没有经营概念,而现在,全村210户几乎每家都养牛,养5头以上的就有48户,希望既能将特色农产品推广出去,又让大家摆脱贫困、增收致富。”民寨村文书齐文武对记者说。

  在平凉,红牛产业也开始探索规模化、组织化和市场化生产的发展模式。2017年,庄浪县农业扶贫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在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并下设种植业、林果业、养殖业3个子公司,通过公司化运作、合作社带动、农户入社入股参与的方法,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扶贫发展模式,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在该公司的水洛镇分公司,记者看到,刚刚起步不久的养牛场已经有了100多头牛的规模。“贫困户可以以资金入股,缺乏劳动力的可以以牛入股,还可以在公司务工,通过多种方式增收。”该公司副总经理张继红说。

  自庄浪县开展“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三变”改革以来,不到半年时间,就成为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也成了甘肃省脱贫攻坚工作的示范样本。

相关资讯

    信息正在更新中...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223人参与,点击查看>>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 输入图片中字符,不区分大小写

热点资讯

  1. 潘永福:养牛圆了致富梦
  2. 潘永福:靠“牛”致富成“牛王”
  3. 冯中平:大学生回乡带村民养兔致富
  4. 对常德市生鲜乳工作进行检查
  5. 禽类产品价格上涨
  6. 青海生态畜牧业现场观摩会召开
  7. 杨远澄:放弃5亿产业回村养牛
  8. 王万春:养驴走上致富路
  9. 沈小飞:回乡创业养鸡带村民致富
  10. 引进澳洲种牛助推乡村脱贫攻坚

精彩推荐

CopyRight © 中国杨凌农交所,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