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家畜交易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快报 >> 名酒放下身架争做“民酒” 保质保量应先行

名酒放下身架争做“民酒” 保质保量应先行

来源:中国杨凌农交所时间:2013/7/9 17:54:10打印收藏

  如果说国内白酒市场是几亿消费者组成的一块大蛋糕,那么现在许多企业眼里却只有蛋糕上那一颗樱桃。

  在严控“三公”消费、全民提倡“光盘”的大背景下,樱桃只会越来越干瘪,酒企放低视线深耕大众市场才是正道,但也得保质保量。

  上周中央五部门联合发文,严禁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及所属行政事业单位使用、自行或授权制售冠以“”、“”等标识的物品。这一政策影响面甚广,但大众的目光还是时间投向了烟酒毕竟近些年,天价“”烟酒的新闻屡屡见诸报端。

  近期利空不断,烟草巨头尚无缘国内资本市场不必细说,但白酒业可就“屋漏偏逢连夜雨”。陆续出台的白酒公司年报显示,虽然整体而言去年全年业绩不俗,却难掩四季度开始的颓势。由于严控三公经费已成趋势,市场普遍预测相关公司一季报业绩还将下滑。此次国家重拳治理“”也将使白酒的公务消费市场再度承压。

  从各种渠道流向市场和餐桌的“”酒形形色色、真假莫辨,其中应该有为国家机关某些部门量身定做的“特需”产品,质量或某些指标较市售产品高几个级别,但更多的只怕就是过度包装、市场营销的手段,制售方借此赚得超额利润,酒客则在微醺之际获得身份上升的快感。但“”不论真假,其背后都是对行政权力赤裸裸的献媚之举。

  实际上,近年来白酒企业对由公务市场和高消费群体构成的所谓“高端细分市场”也是有点用力过猛。不过,一周前落幕的第88届春季糖酒会上终于传来了积的消息:不少名酒要放下身架争做“民酒”了。

  名酒想做“民酒”,降价的同时先要保证食用安全对于食品饮料业,这是个起码的门槛。白酒企业想发力中低端市场,体现在主销产品终端售价降低,营销、物流成本是很难降的,生产成本则必须降低。这也对产品质量控制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标签满天飞,另一个重要的心理原因是产品有着“安全无害”的暗示。这一点上,国内乳业市场可谓前车之鉴,现今国人向全世界采购奶粉,其惊人的购买力令国外商家又爱又恨,而国内不少乳业企业却被冷落在旁。

  所以,食用安全问题不解决,别看蛋糕那么大,还是吃不进嘴。

相关资讯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364人参与,点击查看>>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 输入图片中字符,不区分大小写

热点资讯

  1. 潘永福:养牛圆了致富梦
  2. 潘永福:靠“牛”致富成“牛王”
  3. 冯中平:大学生回乡带村民养兔致富
  4. 对常德市生鲜乳工作进行检查
  5. 禽类产品价格上涨
  6. 青海生态畜牧业现场观摩会召开
  7. 杨远澄:放弃5亿产业回村养牛
  8. 王万春:养驴走上致富路
  9. 沈小飞:回乡创业养鸡带村民致富
  10. 引进澳洲种牛助推乡村脱贫攻坚

精彩推荐

CopyRight © 中国杨凌农交所,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