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家畜交易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快报 >> 内蒙古畜牧业实现了“十三连稳”

内蒙古畜牧业实现了“十三连稳”

来源:中国杨凌农交所时间:2017/12/16 15:16:51打印收藏

小编12月13日从自治区农牧业厅获悉,据行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内蒙古牲畜存栏达到1.42亿头只,连续13年超过1亿头只,实现了“十三连稳”。

内蒙古畜牧业紧紧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特点,按照稳定发展草原畜牧业、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的总体思路,畜牧业生产保持稳定发展。预计今年肉类产量达到330万吨,同比增长6.5%。其中,猪肉产量129万吨,同比增长11%;牛肉产量80万吨,同比增长8.5%;羊肉产量97万吨,同比增长1.1%;禽肉产量21万吨、禽蛋60万吨,同比基本持平;牛奶产量510万吨,同比下降9.2%。

今年以来,内蒙古加快培育新型规模养殖经营主体,以国家畜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创建为引,鼓励土地和草牧场向养殖大户、家庭牧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流转,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规模经营效益初步显现。年内,全区落实国家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资金1.033亿元,扶持231个家庭牧场和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改扩建,提升了规模养殖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目前,内蒙古畜牧业规模养殖场达到10万多个,畜禽整体规模化率达到68.2%。

全区各地不断推动建立健全内蒙古畜牧业防灾减灾防御体系,积推动以户储为主、苏木或嘎查建设中型饲草料储备库为辅、旗县建设大型饲草料应急储备库为补充的饲草料储备机制,主要牧区旗县已全部建立牧草应急饲草储备库,牧区常年青干草储备能力达到140亿公斤左右,过冬畜羊单位平均贮草164公斤,可基本满足牲畜3个月过冬需求。

此外,各地利用内蒙古畜牧业防灾基地建设项目和国家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菜篮子”产品项目、京津风沙源治理、退牧还草生态建设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全力开展棚圈等基础设施建设,牲畜全部实现棚圈化,特别是牧区永久性暖棚明显增加,实现了临产母畜和幼畜暖棚化,过冬畜暖棚羊单位占有面积1.1平方米以上,大小畜繁殖成活率达到98.7%,在五大牧区中处于先水平。

相关资讯

    信息正在更新中...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148人参与,点击查看>>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 输入图片中字符,不区分大小写

热点资讯

  1. 潘永福:养牛圆了致富梦
  2. 潘永福:靠“牛”致富成“牛王”
  3. 冯中平:大学生回乡带村民养兔致富
  4. 对常德市生鲜乳工作进行检查
  5. 禽类产品价格上涨
  6. 青海生态畜牧业现场观摩会召开
  7. 杨远澄:放弃5亿产业回村养牛
  8. 王万春:养驴走上致富路
  9. 沈小飞:回乡创业养鸡带村民致富
  10. 引进澳洲种牛助推乡村脱贫攻坚

精彩推荐

CopyRight © 中国杨凌农交所,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