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家畜交易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快报 >> 创新发展生猪代养模式,助推脱贫增收

创新发展生猪代养模式,助推脱贫增收

来源:中国杨凌农交所时间:2017/12/13 17:24:28打印收藏

  近年来,碧江区依托畜牧业龙头企业贵州铁骑力士牧业公司,大力推行“龙头企业+贫困户+农场”生猪代养精准扶贫模式,大力发展生猪代养,助推贫困户增收。

  前段时间,对于六龙山乡兴龙社区的生猪代养户来说,是值得高兴的日子,他们代养的批600头生猪开始出栏,半年的辛勤付出就要见到效益了。

  “商品猪有300头,后备母猪也是300头,商品猪的价格为每斤8元,后备母猪的价格是每斤8.5元。粗算一下,我们的毛收入将达到100多万元,我觉得养猪很挣钱,准备把这批猪售完了,再进一批,这样我们的收入就更高了。”兴龙社区生猪代养户黄江说。

  黄江的养殖场占地2000多平方米,目前有两个圈舍,规模为年出栏生猪2000头。依靠生猪代养,黄江带动兴龙社区39户精准扶贫户增收。

  六龙山乡牛场村生猪代养户张绍喜,养了近20年的生猪,一直是单打独斗,原始而又粗放的养殖,让他吃尽苦头,生猪价格好的话,能小有赚头,如果价格不好,碰上疾病,几乎劳而无获。2015年他决定与铁骑力士签订生猪代养合同,搞生猪代养,成为个“吃螃蟹”的人。

  张绍喜说,从2015年开始到今年上半年,他帮铁骑力士代养生猪,共计出栏3000多头,获利30多万元,圈舍也由初的1栋圈舍扩展到现在的4栋。在他的带动下,牛场村不少精准贫困户已实现脱贫。

  “通过与铁骑力士公司合作代养生猪,由公司统一提供猪苗和饲料、统一防疫、统一出售,帮我们降低了市场风险、防疫风险、资金压力。现在我们养殖小区一共是4栋圈舍,年出栏3200头猪,将带动12户精准扶贫户脱贫。”张绍喜自豪地说。

  正在硬化养殖小区道路的张绍去年加入生猪代养,今年脱贫出列。

  “我以前是精准扶贫户。自去年参与铁骑力士生猪代养以来,目前已经脱贫了。现在我带着其他贫困户一起搞生猪代养,帮助大家脱贫。”

  尝到生猪代养甜头,带动周边贫困户的还有坝黄镇金龙村金辉养猪场的生猪代养户谌彪。2015年下半年到2016年底他代养了两批猪。“我赚了近20万元,现在邀约了30户贫困户,以‘精扶贷’的模式,重新建了第二栋圈舍,预计出栏以后,每户贫困户可以增收3000元。”谌彪说道。

  发展生猪代养,离不开政策的支持、资金的扶持、技术的指导。为此,碧江区把生猪代养作为产业扶贫的重要抓手,上升为“一把手”工程,区级层面出台文件,明确规定,生猪代养户新建圈舍每平方米补助80元,改建圈舍每平方米补助30元,区畜牧水产中心负责牵头实施,从项目审批、选址、建场等关键环节主动服务。

  今年4月,坝黄镇金龙村兴岑养殖合作社负责人宋军与10户贫困户成立了兴岑养殖合作社,如今,年出栏3000头生猪的规模场圈已经正式投入使用。

  据碧江区畜牧水产中心主任陈世友介绍,生猪代养主要采取两种模式,即‘106211’模式和‘1211’模式。‘106211’模式以抓党建为核心,促进集体经济的发展,将10户贫困户,通过产业扶贫资金或‘精扶贷’的形式,筹集50万元修建一栋圈舍,由脱贫攻坚能人、带头人负责养殖。收益按带头人分6成,贫困户分2成,其中1成拿来作为集体经济收入,1成作为风险基金留存。‘1211’模式指一栋圈舍,两夫妻,年出栏1000头猪,可获得收入10万块钱。在宣传动员中,鼓励两夫妻每栋圈舍负责带动5户贫困户脱贫。

  通过近年来的努力,目前碧江区共发展生猪代养户226户(栋),年出栏13万头,按生猪市场行情,每头经济效益低223元,高达350元,形成了“龙头企业+贫困户+农场”生猪代养精准扶贫模式,为贫困户特别是建档立卡精准脱贫户脱贫搭建了一条稳定的增收渠道。

  据悉,碧江区发展生猪代养的目标是年出栏达到20万头,带动2000户贫困户脱贫,实现年均每户贫困户增收2000元至5000元。

相关资讯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217人参与,点击查看>>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 输入图片中字符,不区分大小写

热点资讯

  1. 潘永福:养牛圆了致富梦
  2. 潘永福:靠“牛”致富成“牛王”
  3. 冯中平:大学生回乡带村民养兔致富
  4. 对常德市生鲜乳工作进行检查
  5. 禽类产品价格上涨
  6. 青海生态畜牧业现场观摩会召开
  7. 杨远澄:放弃5亿产业回村养牛
  8. 王万春:养驴走上致富路
  9. 沈小飞:回乡创业养鸡带村民致富
  10. 引进澳洲种牛助推乡村脱贫攻坚

精彩推荐

CopyRight © 中国杨凌农交所,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