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家畜交易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农科经济 >> 象山“发酵床”养出生态猪

象山“发酵床”养出生态猪

来源:中国杨凌农交所时间:2017/12/13 14:16:43打印收藏

“少着水,慢着火,火候足时它自美”!揭开锅盖,满屋都充盈着猪肉的香味。这风味猪肉,勾出不少人内心深处的记忆,以及那烙在心底的“儿时味道”。

品质上乘的红烧肉,每一块都包裹着浓郁的酱汁。肉皮和肥肉部分是对的主角,一定要软软的、烂烂的、滑滑的,放到嘴里只轻轻一抿就能化开。瘦肉部分作为配角一定要瘦而不柴,不能塞牙。夹起一块红烧肉,尝一口,肥而不腻、酥而不碎、甜而不粘、浓而不咸。或者,试一试另一种烧法,来一道白煮肉吧,原汁原味的白煮肉,保留了食材中原始的味道,淡淡的肉香,朴实,不张扬。浙江宁波象山县用“发酵床”技术养殖的风味猪,肉质嫩滑、香甜,很有胶质感。

2016年底,定塘镇双利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卢昌峰先尝试“发酵床”养猪新技术,该技术利用自然环境中的土壤微生物,将锯末、稻壳、秸秆以及菌种、营养剂等,按一定方式和比例混合制成“发酵床”。猪饲养在“发酵床”垫料上,排泄的尿粪与垫料混合后,挥发性臭气被吸附,其他有机物质也一并被垫料中的微生物就地消化分解。“发酵床”在使用中,只需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定期做好翻耕和补菌等管护工作,使用时间就可长达两到三年。此后垫料可作为有机肥,还田使用,从而实现生态循环。

随着排泄物被“发酵床”消纳,不需要每天清扫猪粪,也不需要用水冲洗猪舍,省掉了污水处理排放和干湿分离处理环节,既环保又经济,养殖户真正尝到了省时省力又省钱的甜头。

猪圈不臭了,地面又干燥,一头头小猪每天生活在舒适厚实的“地毯”上,活动量比传统养殖模式明显增大。原先的一头头懒猪,摇身一变,都成了矫健的运动员,它们把宽敞的猪圈当作运动场,每天兴奋地追逐嬉闹。运动多了,身体壮了,生活环境干净了,心情也好了,猪肉的品质明显提高。

象山县畜牧兽医总站站长陈淑芳说,通过粉碎农业秸秆等制作成垫料,减少了秸秆焚烧,而发酵后的垫料作为有机肥使用,又可改良土壤,增加肥力。这种养猪模式不但解决了养殖废弃物污染问题,改善了猪舍环境,还提高了生猪的疫力及生产性能,保障了食品安全。目前,该技术正在全县畜牧企业选择推广。

相关资讯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223人参与,点击查看>>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 输入图片中字符,不区分大小写

热点资讯

  1. 潘永福:养牛圆了致富梦
  2. 潘永福:靠“牛”致富成“牛王”
  3. 冯中平:大学生回乡带村民养兔致富
  4. 对常德市生鲜乳工作进行检查
  5. 禽类产品价格上涨
  6. 青海生态畜牧业现场观摩会召开
  7. 杨远澄:放弃5亿产业回村养牛
  8. 王万春:养驴走上致富路
  9. 沈小飞:回乡创业养鸡带村民致富
  10. 引进澳洲种牛助推乡村脱贫攻坚

精彩推荐

CopyRight © 中国杨凌农交所,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