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家畜交易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快报 >> 我国肉牛产业产量发展稳居世界第三

我国肉牛产业产量发展稳居世界第三

来源:中国杨凌农交所时间:2017/12/4 10:33:48打印收藏

记者从“第四届(2017)肉牛选育改良与产业发展国际研讨会”上获悉,我国肉牛产业经过30年发展,产量已达717万吨,稳居世界第三。对增加我国肉类产量,丰富居民膳食营养做出重大贡献。

由国家肉牛改良中心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办的这次论坛,以“加黄牛选育改良,促进现代肉牛产业发展”主题,来自美国、韩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越南、埃及等11个国家的26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论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钱永华教授代表主办单位致辞,副校长罗军教授参加论坛相关活动。

科学院院士吴常信教授、农业大学孟庆翔教授等中方专家,以及美国农业部动物基因组研究室主任、席科学家GeorgeE.Liu研究员等32位专家作大会报告,集中围绕黄牛肉用遗传改良及种质创新、肉牛高效繁育体系及运行模式创立、肉牛健康养殖与优质牛肉生产、优质牛肉安全生产质量监控与溯源、肉牛国际贸易与市场营销体系构建等进行专题研讨。

农业部畜牧总站站长、饲料工业协会秘书长杨振海在致辞中说,肉牛业是畜牧业的重要产业,也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向。2016年,肉牛(肉牛+役用牛)存栏9242万头、出栏5110万头、牛肉产量717万吨,分别是1980年1.3倍、15.4倍和26.6倍。肉牛出栏率从1980年的5%,提高到2016年的55%。出栏体重也有大幅提高,据对农业部肉用养殖户定点监测,今年1-10月份出栏肉牛的头均活重已经达到490多公斤,我国肉牛生产水平逐年提高。

国家肉牛改良中心主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副院长昝林森教授说,是世界上牛品种多的国家之一,共有113个牛品种,目前,支撑肉牛产业的品种方面有70多个。经过近30年发展,肉牛产业已形成西北、中原、东北、西南4大产业带,肉牛存栏量、出栏屠宰量和牛肉产量约占90%左右。

昝林森说,地方黄牛是我国发展肉牛产业的品种基础,在耐粗饲、抗逆性、肉质等方面明显优于国外肉牛品种,但是在生长速度、体型发育、产肉性能方面与国外肉牛品种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虽然各地引进国外品种对当地黄牛进行杂交改良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视“良种化”为“洋种化”、盲目引种杂交造成的“基因污染”问题也比较突出。因此,必须加我国肉牛种业科技创新,积推进黄牛种质资源保护、挖掘和定向遗传改良工作有序开展。

会议期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宁夏海原县政府、华润五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签署了联合共建“海原县肉牛产业技术指导服务中心”和“西部高端肉牛产业发展研究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北京康普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签署了“黄牛(肉牛)基因组分型芯片”联合开发协议。

相关资讯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264人参与,点击查看>>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 输入图片中字符,不区分大小写

热点资讯

  1. 潘永福:养牛圆了致富梦
  2. 潘永福:靠“牛”致富成“牛王”
  3. 冯中平:大学生回乡带村民养兔致富
  4. 对常德市生鲜乳工作进行检查
  5. 禽类产品价格上涨
  6. 青海生态畜牧业现场观摩会召开
  7. 杨远澄:放弃5亿产业回村养牛
  8. 王万春:养驴走上致富路
  9. 沈小飞:回乡创业养鸡带村民致富
  10. 引进澳洲种牛助推乡村脱贫攻坚

精彩推荐

CopyRight © 中国杨凌农交所,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