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顺应发展潮流,北房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2017年低端养殖业华丽转身为现代绿色产业,在保证农民收入的基础上,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迈进了一大步。
宰相庄村西的蜗牛农庄,曾是村民牵头成立的奶制品生产加工养殖合作社。2016年底,响应养殖业清退号召,这家养殖合作社积配合,清退了厂区所有畜禽后,对土壤进行改良,把原有的牛舍变成蔬菜大棚,种上了机蔬菜。通过网络宣传、销售,转型一年来,卖出蔬菜40000余斤,实现收入60余万元。
秉承绿色生态的发展理念,2017年下半年,北房镇1212把蜗牛农庄作为“养殖转型种植”的成功示范点,进行资金扶持,使园区新增了休闲、农事体验、儿童游乐等休闲功能区,准备明年对外接待,推动农庄走绿色发展道路,向“服务型休闲有机农场”进军。
除了宰相庄村西的蜗牛农庄,北房镇韦里村的大艾园也转型成功,走上了绿色产业发展的道路。园主吴军伶告诉记者,自己专业搞畜禽养殖11年,纵使收入可观,但要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保道路,作为“北京榜样”的她个站出来支持。吴军伶在了解市场前景的基础上,把原来少量的艾草扩大规模进行种植,同时兼种决明子、杭白菊,开始向养生产业进军。转型年,吴俊玲尝试着做了艾草香包,反响特别好。2017年端午节的艾草文化节上也吸引了不少人。
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北房镇采取摸底建档、宣传引导、就业帮扶、产业转型、托底保障“五同步”措施,在清退低端业态时,全面了解养殖户基本情况、收入水平及特长,通过宣传引导村民转变发展观念,树立绿色生态和谐新城镇发展理念。积帮助疏解养殖户转型升级,对部分养殖小区进行整合,重点培育发展影视制作、文化创意、观光农业三大产业,真正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171人参与,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