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黔东南州六举措开展动物及动物产品调运违法违规专项整治出实效
为进一步加动物及动物产品调运监管,严厉打击动物及其产品违法违规调运行为,营造良好的动物及动物产品调运环境,确保动物疫病风险的有效防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黔东南州高度重视,积安排部署,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开展动物及动物产品调运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工作。
一是高度重视,科学部署。按照省动监所《关于组织开展全省动物及其产品违法违规调运行为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文件要求,州动监所及时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对文件精神进行学习传达,让每个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开展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充分利用H7N9防控督查检查工作的契机,及时将文件精神和专项整治的一些具体要求传达给各县市动监所负责同志,让他们认识专项行动的重要性。同时,结合黔东南州实际,积起草专项整治行动文件,并及时下发到全州各县市,确保州县两级在专项整治行动工作上思想、认识和部署上一致,确保专项行动顺利开展。
二是加导,落实责任。为确保专项整治行动顺利开展,州动监所明确由办公室加对各县市开展专项行动进行调度,各驻县督导H7N9防控工作人员负责对所在县进行工作指导,并充分利用样品抽检、双随机执法检查契机,加对各县市专项行动工作指导。全州各县市均制定了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分管局长为组长、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所长或负责人任副组长、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项整治行动导小组,全面负责专项整治行动的安排部署、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工作,从而建立了由局分管导亲自抓,动监所导具体抓,完善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认真落实各项措施和责任,为专项整治行动提供了有力组织保障。。
三是加培训,提高执法能力。为使此次专项整治行动顺利开展,在州动监所的指导下,凯里市、天柱县、黎平县、雷山县等县市分别组织专题培训,加大对动物各类疫病尤其是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知识的宣传和普及,进一步提高饲养、屠宰、加工、经营、运输畜禽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通过案例剖析和讲解加对法律法规的培训学习,重点对检疫证明填写规范、检疫工作程序、检疫合格证明出具条件、检疫处理要求、动物检疫证明识别鉴定、标识查询及有关法律责任进行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防止违法违纪事件的发生,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合格、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执法队伍。
四是加大排查力度,化专项整治覆盖面。专项整治期间,全州各县市积组织人员加对养殖场、公路和交易市场卡点等巡查检查。充分利用H7N9防控工作契机,整合人力资源,充分利用市监、工商、卫生计生、公安等单位联合执法检查,加对养殖场和卡点检查排查。专项整治期间,全州共组织出动执法人员3000余人次,检查车辆820余人次,排查规模养殖场650余家,设置检查卡点506个,对过往车辆进行检查排查。通过大力度的排查检查,在确保H7N9防控工作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时,也进一步加了对动物及动物产品调运监管。
五是加调运监管,降低动物疫病传播风险。为进一步加H7N9防控工作的落实,专项整治期间,全州各县市对活禽交易市场进行休市,严格按照省、州文件要求,5月1日前,禁止从湖南调运一切活禽;3月31日前,暂停从江苏、浙江、安徽、广西、江西和广东等H7N9疫情高风险省份调入所有活禽;暂停从四川、湖南、湖北、福建、河南、山东、辽宁、河北等人感染病例省份调入商品活禽,对人感染病例省份调入商品活禽,经病原学检测合格的种禽可以调入,但需出具调出地县级以上兽医实验室检测报告。在此期间不按规定进行调运的,要坚决立案进行查处。通过加调运监管,对调运动物及动物产品进行有效控制,降低了动物疫病的传播风险。
六是严厉打击,严格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在专项整治期间,全州各县市在抓好H7N9防控工作的同时,充分利用与市监、工商、卫生计生、公安等部门联合执法的契机,加对动物及其产品调运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专项整治期间,全州共查处各类动物卫生监督案件47件(简易程序案件39件,一般程序案件8件),罚款金额共计1.078万元;其中未经检疫即销售或运输动物及动物产品21件,不凭证运输2件,拒制疫5件,拒接受监督检查3件,不符合防疫条件10件,其他6件。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140人参与,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