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家畜交易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人物专题 >> 杨爱武:皖南黄牛“散养”大山深处

杨爱武:皖南黄牛“散养”大山深处

来源:中国杨凌农交所时间:2016/7/4 14:44:42打印收藏

原标题:皖南黄牛“散养”大山深处

杨爱武的皖南黄牛养殖场就在太平湖上游黄山区乌石镇一座山的山腰上,环境优美,这里出栏的皖南黄牛,由于散养在大山深处,颇受都市消费者追捧。

回乡创办养殖场

6月23日,记者来到位于黄山市黄山区乌石镇的大山里皖南黄牛养殖场,这里四周是大山,大山下是草地,旁边是太平湖。在大山里走了约十分钟,记者看到一大群黄牛正在草地边的树荫下乘凉,与皖北黄牛相比,皖南黄牛要小得多。 “我这里养殖的是当地土生土长的皖南黄牛,这种牛体格小,出栏后每头黄牛产肉量也就200—300斤,但是味道相当棒。 ”今年48岁的杨爱武正是这家养殖场的主人,杨爱武告诉记者,他1991年就走出家门到浙江温州,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1997年公司派他到湖北省宜昌工作,任分公司经理。几年的磨练让他积累了比较丰富的行业知识和人脉,1999年他辞职自己注册成立了一家广告公司,尔后几年公司稳步发展。

2005年他决定回家乡进军农业。当年9月,流转了几百亩荒山,开始修路、通水、通电、建猪场。

生态散养环境好

他的生猪事业发展很快,但风险也很大。一次,他购进的300多头苗猪因病死了,损失几十万元;而猪肉价格波动大,市场更是难以把握,为此他决定第二次转行。

2012年,省内一位畜牧业专家对他说:“皖南黄牛是牛肉中的上品,目前数量越来越少,养殖前景看好。 ”一席话,让他决定开始皖南黄牛养殖。他当年投资40多万元,购买了38头黄牛,此后逐年扩大养殖规模。

杨爱武注册成立了大山里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数百万元兴建了2000平方米的牛舍、200平方米饲料加工车间、150立方米干粪储窖以及兽医室、消毒间和仓库等。 2015年,建了两口中型沼气池,用于废料循环利用。较为完备的基础设施为养牛业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与此同时,杨爱武和安农大等单位建立了科研合作关系,注册了“山里牛”产品商标等。

杨爱武说,他养殖皖南黄牛不圈养,完全是散养在大山里。 “如果采用圈养黄牛,虽然生长速度快,但是黄牛肉质差,疾病多。 ”乌石镇这里的草滩、草坡特别多,过去都浪费了,而这正是养牛的好地方。 “目前可用草场有5500亩,存栏皖南黄牛500多头。 ”对于很多养牛户头痛的牛粪处理问题,杨爱武告诉记者,牛粪在这里可是宝,他种植了几百亩苗木和100多亩牧草、200亩徽州大黄菊,牛粪恰好是优质的有机肥。 “由于草场资源丰富,我这里养牛成本不高,一头牛三年出栏,成本约4000元,一头牛的利润可以达到6000元。 ”

在大城市建直销店

杨爱武说,他养的皖南小黄牛喝的是山泉水,吃的是无污染的青草,牛肉品质非常好,,颇受江浙沪消费者好评。 “我在杭州和南京,投资100万建了两个牛肉直销店,虽然价格高达每斤80元,但还是供不应求。 ”他还多次组织杭州、南京、上海等地的消费者来到乌石镇的养殖场,体验这里的好环境。仅2015年,他就销售出3万斤牛肉。

谈到今年的新打算,杨爱武计划以他的牛场做示范,带动周边农户投入到养殖皖南黄牛的队伍中来,然后以 “公司+农户”的方式,把总养殖数量扩大到10000头以上,并终形成以牛肉加工为主的产业链,产品目标瞄准中高端市场,打响自己的绿色农业品。


相关资讯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192人参与,点击查看>>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 输入图片中字符,不区分大小写

热点资讯

  1. 潘永福:养牛圆了致富梦
  2. 潘永福:靠“牛”致富成“牛王”
  3. 冯中平:大学生回乡带村民养兔致富
  4. 对常德市生鲜乳工作进行检查
  5. 禽类产品价格上涨
  6. 青海生态畜牧业现场观摩会召开
  7. 杨远澄:放弃5亿产业回村养牛
  8. 王万春:养驴走上致富路
  9. 沈小飞:回乡创业养鸡带村民致富
  10. 引进澳洲种牛助推乡村脱贫攻坚

精彩推荐

CopyRight © 中国杨凌农交所,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