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家畜交易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人物专题 >> 小羊倌艾盛明的致富路

小羊倌艾盛明的致富路

来源:中国杨凌农交所时间:2016/4/1 15:04:53打印收藏

原标题:贵州平坝:小羊倌的致富路

“你在哪里,你的‘特惠贷’下来了,你过来办理一下。”贵州省安顺市平坝联社羊昌信用联社主任甘斌在电话中催促着。

“太好了,正急着用这笔钱扩大养殖规模呢,没想到这么快就下来了。”电话的另一头,羊昌乡稻谷村村民艾盛明如释重负,长长舒了口气。

据了解,近年来,平坝农信社积响应国家精准扶贫号召,以农村金融扶贫为突破口,推出“特惠贷”等一系列惠民业务,帮助农民发展产业,增收致富。

在金融扶贫的帮助下,有闯劲,能吃苦的贫困户艾盛明决定扩大养殖规模,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沿着美丽的羊昌河,记者来到了平坝区羊昌乡稻谷村烂坝组,这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小村庄。

走进艾盛明的家里,记者看到,狭小的两间平房里住着一家老小9口人。

“父母都是老老实实的农民,干了一辈子农活,也没挣到什么钱,日子一直过得很清苦。”艾盛明说。

1999年,艾盛明初中毕业后,弃学在家帮助父母干农活,供姐姐和哥哥读书,18岁便到浙江务工,做纺织品,但因年龄小没有技术挣不了多少钱,干了十来年,也只能勉维持自己的开销。

2011年在外已经多年的艾盛明回乡打工,在园区企业做颗粒塑料,但因操作失误造成左手三级残疾,赔付的15万元用于治病后,就只剩下6万元。

“当时一家老小的开销,都靠我打工的收入来维持,手残疾后,原本有所好转的生活境况又陷入了困境。”艾盛明介绍,2013年的夏天,因为残疾无法出门打工,手伤渐好的艾盛明用仅有的赔付款买了60头羊开始了山羊养殖。

“当时我就想,反正都穷成这样了,干脆拿钱做些养殖产业,说不定还能过上好日子。”身残志坚的艾盛明如是说。

买了羊,艾盛明手里就没钱了。为了省钱,他将羊养在村外的一个山洞里。山羊的出栏周期为一年,眼看寒冷的冬季就要到了,没有一个可以御寒的羊圈怎么才能熬过寒冬呢?

“当时手里的钱都不能维持家里的基本生活,更不要说修羊圈。然而再不修羊圈也许这几十头羊就保不住了,投入的钱也收不回来,当时真是愁得连觉都睡不着。”艾盛明介绍,情急之下,他想起信用社在村里为村民们建档评级时发的一张贷款本。

“由于家里穷,当时向亲戚朋友们借钱都困难,银行能借钱给我吗?”艾盛明抱着试试的心理,向信用社工作人员反映了自己的难处。

“了解我的情况后,热心的信用社员工在时间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3.5万元发放到我的手上,解了燃眉之急。” 拿到这笔钱后,艾盛明赶紧修建了羊圈,60只羊儿顺利度过了冬天。第二年,艾盛明的山羊卖了个好价钱。

“有了资金支持,加上自己的勤劳,我相信发家致富还是有盼头的。”淘到桶金的艾盛明对养殖越来越有信心,2015年,为了扩大养殖规模,信用社又向他提供5万元的信贷资金支持,现在养殖场已经有230头羊,价值30万元。养殖场的羊多了,饲料就成了一个问题,艾盛明再一次找到信用社,希望信用社给他出谋划策。

2016年3月,农信社给艾盛明发放了“特惠贷”精准扶贫农户小额信用贷款5万元,鼓励他承包10亩土地搞大棚种植蔬菜,解决了他平时流动资金困难的问题。同时,在山坡上种植冬季补充的青草,解决冬季青草的供应问题。今年,艾盛明计划年底将养殖规模扩大到300头,并争取申报小微企业。站在养殖场的山脚下,艾盛明眼里充满对未来的希望。


相关资讯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153人参与,点击查看>>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 输入图片中字符,不区分大小写

热点资讯

  1. 潘永福:养牛圆了致富梦
  2. 潘永福:靠“牛”致富成“牛王”
  3. 冯中平:大学生回乡带村民养兔致富
  4. 对常德市生鲜乳工作进行检查
  5. 禽类产品价格上涨
  6. 青海生态畜牧业现场观摩会召开
  7. 杨远澄:放弃5亿产业回村养牛
  8. 王万春:养驴走上致富路
  9. 沈小飞:回乡创业养鸡带村民致富
  10. 引进澳洲种牛助推乡村脱贫攻坚

精彩推荐

CopyRight © 中国杨凌农交所,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