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家畜交易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人物专题 >> 何世康:打开肉兔销路让村民都富起来

何世康:打开肉兔销路让村民都富起来

来源:中国杨凌农交所时间:2016/3/26 11:52:07打印收藏

原标题:打开肉兔销路让村民都富起来

三月的汶川,正值杨柳吐绿,五彩斑斓的花儿正次第开放。在绿树环抱下的龙溪乡马灯村,处处鸟语花香,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日前,在马灯村肉兔养殖场里,记者看到一排排干净的兔笼整齐划一,笼内关满的是肥壮的肉兔,有的正在酣睡,有的正在嬉闹,有的正在进食。

“现在,我们村里有2000只肉兔即将出栏,养殖上规模了。但就是销路还没打开,销售行情不是很好。你看,这不让人很愁吗?”汶川县龙溪马灯村党支部书记何世康见着记者就述起苦来。他这几天正在四处奔走、联络,准备将要出栏的肉兔销往市场。他告诉记者,由于本地人的饮食习惯,县内肉兔需求量和销售量都很小,目前,他们正在和成都的一家火锅店洽谈,争取能够打开成都的市场,彻底解决村民养殖的后顾之忧。

近年来,在上级部门的帮助和扶持下,汶川县龙溪乡马灯村因地制宜,采用“公司+支部+农户”的模式,与公司合作成立肉兔养殖场。“我们村里自然环境好,植被覆盖率高,适合发展种植业。”

据何世康介绍,马灯村产业结构单一、产业结构落后、产业规模小,村民的收入来源也只有两种:一种是靠种植玉米以及传统的养殖收入;另外一种就是外出务工。“产业发展对脱贫致富至关重要,肉兔养殖场的建设不仅优化村里的产业结构,更是填补了村里无集体经济的空白,这将成为村产业发展和群众脱贫的重要手段。”

马灯村肉兔养殖场2015年建成,圈舍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能同时发展肉兔养殖2万余只。“这对我们全村人来说,可都是天大的好事啊!村里的集体经济搞上去了,大家脱贫致富就有保障了。”何世康如是说。

去年,马灯村肉兔养殖场共产出肉兔1000多只,到了年底共卖了3万多元。养殖场建立起来了,也逐步迈向规模化,群众“腰包”也渐鼓,但是何世康心里的“石头”还没有真正落地。新年刚过不久,如何为这一批快出栏的肉兔打开销路,又成为了村“两委”亟需解决的问题。

“如果销路打开了,我们就能再扩大规模了,按照现在圈舍平均养殖600只母兔计算,年出栏肉兔2万只没问题。”何世康介绍说。销路打开了,不仅养殖场可以规模养殖,他还准备让村民都来学习养殖技术。“现在我们养殖场从自贡聘请了肉兔养殖专家,村里现在有两名年轻人来养殖场上班,他们希望把养殖技术真正学到手,带村民奔小康。”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何世康告诉记者,他也会争取紧跟时代步伐,利用网络、微信等与客户联系,争取打开马灯村肉兔的销路。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发展肉兔养殖的道路上,马灯村正越走越顺畅。


相关资讯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140人参与,点击查看>>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 输入图片中字符,不区分大小写

热点资讯

  1. 潘永福:养牛圆了致富梦
  2. 潘永福:靠“牛”致富成“牛王”
  3. 冯中平:大学生回乡带村民养兔致富
  4. 对常德市生鲜乳工作进行检查
  5. 禽类产品价格上涨
  6. 青海生态畜牧业现场观摩会召开
  7. 杨远澄:放弃5亿产业回村养牛
  8. 王万春:养驴走上致富路
  9. 沈小飞:回乡创业养鸡带村民致富
  10. 引进澳洲种牛助推乡村脱贫攻坚

精彩推荐

CopyRight © 中国杨凌农交所,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