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家畜交易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示范专区 >> 北京已在外埠建立畜牧业基地57个 实现都肉蛋奶市场供应和应急保障能力

北京已在外埠建立畜牧业基地57个 实现都肉蛋奶市场供应和应急保障能力

来源:中国杨凌农交所时间:2016/1/22 9:42:33打印收藏

原标题:北京市实现都肉蛋奶市场供应和应急保障能力

记者1月19日从市农业局获悉,北京市按照做精畜牧业要求,不断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优化畜牧产业布局,疏解畜禽养殖总量。目前,北京市已在外埠建立畜牧业基地57个,实现了产业疏解和都市场畜产品安全供应的有机结合,实现了都肉蛋奶市场供应和应急保障能力。

据市农业局介绍,北京市与河北、天津主管部门签订了《京津冀畜牧业协同发展合作框架》,组织本市龙头企业与天津、河北畜牧部门和企业进行对接。通过龙头企业建设外埠基地等方式,引导产业向外埠转移,包括农集团在内的本市龙头企业,如中地种畜集团、北京九养猪公司、顺鑫农业等分别在河北、天津建设了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

位于河北省定州市的农现代循环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内,处处彰显现代化特色。这是大、科技含量高的奶牛场,占地2万亩,总投资15亿元,饲养规模6万头。园区的一大亮点是采用电动机械刮粪板自动清粪,保证牛舍24小时清洁干净,为奶牛创造了良好生活环境,保证奶牛的健康。眼下,现代化的牛舍为奶牛提供了干燥舒适的生活环境,前两批入驻的1.4万头奶牛陆续产奶,北京市民已喝上了来自河北大牧场的优质鲜奶。

随着京津冀畜牧业协同发展,北京畜牧业养殖总量平稳有序下降。去年,全市生猪出栏290万头,同比调减15.8万头;肉禽出栏6800万只,同比调减750万只;奶牛存栏、牛奶产量、禽蛋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本市畜牧业在外埠建立的57个基地中,生猪基地达30个,年出栏60万头;肉禽基地5个,年出栏6500万只;奶牛基地7个,存栏规模10万头,年产牛奶7万多吨;肉牛基地9个,年出栏肉牛5.1万头;种业基地6个,年产商品代雏鸡9600万只。

京郊养殖场转移后,腾出了大量空间,改善了生态环境。密云区太师屯镇上庄子村的库区周边高程148米以下腾退出来的约8000亩土地,已恢复成一片蒿子地。据该区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密云水库范围内的17家养殖场,去年底已全部退出155米至160米高程范围内水库一级圈。


相关资讯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92人参与,点击查看>>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 输入图片中字符,不区分大小写

热点资讯

  1. 潘永福:养牛圆了致富梦
  2. 潘永福:靠“牛”致富成“牛王”
  3. 冯中平:大学生回乡带村民养兔致富
  4. 对常德市生鲜乳工作进行检查
  5. 禽类产品价格上涨
  6. 青海生态畜牧业现场观摩会召开
  7. 杨远澄:放弃5亿产业回村养牛
  8. 王万春:养驴走上致富路
  9. 沈小飞:回乡创业养鸡带村民致富
  10. 引进澳洲种牛助推乡村脱贫攻坚

精彩推荐

CopyRight © 中国杨凌农交所,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