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0岁的陈贤武是晴隆县安谷乡安谷村人,自幼家境贫寒,只读完小学三年级就回家务农。18年前,已过不惑之年的他选择了养羊,当“羊倌”,这一干,就是18年。18年来,陈贤武凭着农家汉子的一股韧劲,学到了科学养羊的技术,掌握了致富的“金钥匙”,闯出了“阳光”道。 据陈贤武介绍,他选择当“羊倌”颇有一段来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贵州日报》刊发了一篇《贵州草养肥云南羊》的报道,该报道讲述了云南的“羊倌”把羊子赶到晴隆过冬养肥后卖掉赚钱的故事。当时,此事在民间传得沸沸扬扬,让陈贤武思考了好一阵子:晴隆雨水充沛,草山、草坡资源丰富,可为什么有着肥美的牧草资源不利用,而让云南的“羊倌”来晴隆养羊赚钱致富呢
...
查看详细>>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120人参与